“夜经济”燃旺城市烟火气

我市着力打造夜游、夜购、夜娱、夜食消费集聚区——

“夜经济”燃旺城市烟火气

德百奥莱广场“天衢不夜城”


夜晚的德院天街灯火通明。记者 杨戈 摄

□本报记者 胡兵 本报通讯员 孟繁云 王静

入夏以来,每当夜幕降临,澳德乐时代广场和德百奥莱广场、新街口文化产业园、万达广场、德院天街等一大批消费集聚区,以夜游、夜购、夜娱、夜食为主题的“夜经济”成功点燃消费市场新活力,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与品质提升的强大引擎。据统计,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2.5亿元,同比增长4.3%。

打造精品街区繁荣夜食特色餐饮

8月2日下午4点,在位于德城区的德院天街,卖烤生蚝的商户李静准时出摊,她要一直忙碌到晚上11点多才收摊。在德院天街,市民能品尝到各种特色小吃,香气弥漫,烟火气十足。

德院天街管理方、博纳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文征表示,德院天街共165家商户,营业的高峰时段从傍晚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平时夜市的日均客流量约有2万人,赶上节假日或者有促销活动,日均客流量超过3万人。我们下一步还会策划演出活动,通过美团、抖音等线上平台发放团购券,吸引大家前来消费。”刘文征说。

在繁荣夜食特色餐饮方面,德城区重点培育了德院天街、万达金街等一批特色美食街区。今年,德城区评选出老德祥、又一村等12家“德州乡村风味名店”,杂粮桔瓜盅、蒜泥鲤鱼、农家香煎虾饼等32个“德州乡村风味名吃”和20名“德州乡村风味名厨”,挖掘整理出一批丰富多元的乡村美食文化资源,为“夜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品牌力量。

据商务部统计,我国城市中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晚上6点至晚上9点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的50%。为了增加消费活力,德百奥莱广场相继引入成都记忆、蒙宫宴、东门烤肉等多个餐饮品牌,为夜食消费增添吸引力。

多元消费场景燃起夜娱夜购热情

除了夜食消费,夜娱、夜购也是带动城市“夜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德城区培育发展新街口文化产业园、大运河博物馆群、东盟小商品城、运河古街等一批夜娱文化街区。新湖风景区、大运河德州文化公园、繁露园等一批景观公园深受市民喜爱。

酒吧、健身场馆是许多青年人闲暇时光的重要选择。新街口文化产业园是我市夜娱文化的典范,2022年,新街口文化产业园入选“省级智慧商圈”,园区内的润德健身房24小时营业,部分酒吧、餐馆营业到凌晨两三点钟。

在德百奥莱广场“天衢不夜城”,花车巡游和美人鱼表演吸引众多市民打卡拍照。

德百奥莱广场持续贯彻“新场景,好生意”运营方式,推出西藏文化馆、特丽亚婚礼艺术中心、冰雪王国等消费场景,打造鲁西北文化商业消费新地标。“我们先后承办天衢新区新青年音乐节、青啤幻光嘉年华等活动,叫响了品牌、激活了消费。”德百奥莱广场党支部副书记王荣霞说。

据统计,天衢新区新青年音乐节期间,天衢新区16家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营业额257.11万元,同比增长26.89%;德百奥莱广场销售额65.72万元,同比增长156.84%;澳德乐时代广场销售额427.57万元,同比增长73.28%。

挖掘地域特色丰富夜消费新业态

早在2019年10月,我市出台《关于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突出区域特色,打造示范街区;丰富消费业态,加快消费升级等20条措施。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市“夜经济”日趋繁荣、城市烟火气越燃越旺。如何进一步丰富“夜经济”内容,让消费维度更加多元,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市工商联副主席李华耿建议,立足我市发展实际,充分挖掘地域特色,优化空间布局,形成集聚效应和业态互补,促进“夜经济”良性繁荣发展。

挖掘区域消费特色,我市已有探索。对标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对地方文化内核进行深度挖掘,将大运河、扒鸡、黑陶等历史文化资源与“夜经济”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增加文化旅游产品供给,进而形成完整、多样的“夜经济”产业链,满足市民品质化、多元化、便利化消费需求。

在繁荣“夜经济”同时,我市不断提升精细化城市管理水平,延长夜间公交营运时间,提升夜间停车便利度,鼓励单位自用停车场夜间向社会开放,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便捷的夜间出行体验。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