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为乡村振兴插上“云翅膀”


□菅娜娜

近日,“口吃”村党支部书记变身带货主播的视频在《开屏见“好”》栏目展播。为带领乡亲致富,这位潍坊高密市范家庄村党支部书记仅用两个月就增粉3万,销售额突破200万元,20余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直播事业的成功,点燃了更多人的希望,电商经济的蓬勃发展,正助力乡村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加速前进。

2025年山东省委“一号文件”出台36条举措,句句聚焦“三农”,字字关乎民生,其中,重点强调要注重联农带农,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直播电商这一新模式的兴起,为农村发展迎来新机遇,数字电商与直播助农的深度融合,帮助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成长为“兴农人”。电商直播作为一种新兴商业模式,不仅带领村民实现了“云致富”,还成为赋能乡村振兴,实现乡村蝶变的新助力。

电商赋能,让土特产变身“金名片”,拓宽了农民致富路。一根网线,一部手机,就能将地方特色产品展示给全国的消费者,直播电商为农村的优质农产品打开了销路,带来了收益。在宁津县农特产品直播间里,0添加剂的千层馒头大受欢迎,日销150袋面,比单一的线下售卖翻了十多倍。此外,直播电商的快速发展,也为一些赋闲在家的农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家门口就业让群众幸福感倍增。从田间到“云端”,越来越多的优质农产品、手工艺品搭上电商快车,成为农民增收的大产业、乡村振兴的“金疙瘩”。

直播电商带火了农产品,带活了乡村特色产业,也让乡村美景和文化火出了圈。随着电商+农文旅融合的日益成熟,沉浸式乡村旅游迎来发展的春天,人气爆棚的直播间流量变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经济增量。以“赏花经济”为例,各地乡镇干部、村支书跨界尝试,以“舞”力引流的视频蹿红网络,在流量为王的时代,电商+旅游的新路径激活了乡村振兴新引擎,一群尬舞的村干部用他们的真诚打动了网友,虽不专业但够敬业,一场油菜花里的魔性舞蹈以“尬”出圈,独特的舞姿带火了家乡文旅。

为乡村振兴插上“云翅膀”离不开数字技术,更需要人才支撑。乡村电商的兴起,让一部分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人们实现了华丽转型。从田间地头到网络主播,他们用质优价廉的产品和一股子真诚赢得消费者的点赞和好评。为培育壮大乡村电商队伍,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探索更加成熟的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机制,培育孵化更多电商企业,同时,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结对帮扶,为村民介绍直播和短视频拍摄技巧。此外,还要积极探索电商+农产品销售,电商+农文旅融合等共赢模式,让特色农产品飞得更远,让乡村文旅四季长红。

(作者单位:庆云县中丁乡人民政府)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尹晓燕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