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坐着火车去旅行,探寻齐鲁大地的“诗与远方”



□张兆坤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好客山东再掀旅游热潮。备受瞩目的“齐鲁1号”旅游列车即将首发,它如同一串璀璨的项链,串联起山东16座城市的35处站点,不仅是一条全新的交通线路,更是山东以大交通赋能大旅游,以开放之姿迎接四海宾朋的生动实践,承载着促进消费、改善民生、提升公众出行体验与幸福感的美好愿景。

交通运输与旅游,彼此紧密相连、相互促进。在交旅融合这条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赛道上,山东早已凭借一系列富有成效的举措,收获了累累硕果。2024年,济青中线高速服务区——国际风情主题开放经济带、锦绣五莲·齐鲁风情5号路、“寻仙号”双城百岛海洋旅游航线3个案例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交旅融合发展示范案例,数量位居全国之首。这些交旅融合项目宛如强力磁石,吸引着如潮的游客纷至沓来,为山东进一步拓展文旅版图、抢占发展先机奠定了坚实基础。发展之路永无止境,山东要在现有成就的基础上,塑造更具魅力的文旅气质,就必须持续深耕交旅融合,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奋勇前行。

优化交通体系,筑牢交旅融合根基。交通体系高效运转,是交旅融合的基石。要实现点与点之间的无缝对接、路与路之间的高效连接,以及交通工具转乘的深度融合,需要我们构建起沿线各区域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进一步打通交通“新动脉”,畅通出行“微循环”,让每一位游客都能顺利抵达梦想中的旅游目的地,尽情享受美好的出游时光。要加大对偏远景区、乡村旅游站点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着力提高景区的可达性,让那些“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美景不再遥不可及。要高度重视交通枢纽配套设施的建设,从停车场、充电桩到公共卫生间、母婴室等细微之处入手,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便利。此外,还应积极推进智慧交通应用,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发布与精准查询,让游客能够及时了解路况、车次等关键信息,灵活调整行程安排,真正做到出行无忧。

丰富产品供给,点亮交旅融合亮点。独具匠心的旅游产品,是交旅融合的耀眼明珠。在旅游产品的打造上,必须在创新创意方面下足功夫,大力弘扬新国潮风尚,以生活化、时尚化、现代化的方式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心打造更多令人眼前一亮的国潮主题文旅街区、动人心弦的旅途乐章、身临其境的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以及充满趣味的非遗手工互动场景。比如,游客既要赏景又要品韵,那么踏上“齐鲁1号”列车开启一段奇妙之旅,便是一次绝佳的选择。这趟列车宛如一条时光纽带,连接着历史与未来、自然与人文,带领游客解锁古城新韵与山海盛景。在旅途中,既能品尝到济南泉水泡茶的清香、胶东海鲜大餐的鲜美,又能领略济宁三孔的古韵悠长,欣赏枣庄柳琴戏的独特唱腔。列车上还播放着沿途城市的艺术、非遗宣传片,让游客从视觉到听觉、从舌尖到心间,全方位领略山东文旅的万千魅力。

旅途风光新韵起,交旅融合活力生。让我们以更加通达的桥梁、更加宽阔的道路、更加便捷的航线,将灵动的河流、巍峨的山峦、丰饶的田园、古朴的城市串联起来,让“诗与远方”的美好画卷在齐鲁大地绚丽展开。

(作者单位:宁津县融媒体中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曹清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