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闻网讯(记者董天力 通讯员李巍仑)3月11日,全市水利工作会议召开,确定今年将以80亿元年度投资实施62个重点水利工程,全面构建现代水网体系。此次会议释放出水利建设加速提档、改革系统集成的强烈信号,标志着德州水利事业进入“全面争先”集中攻坚。
在杨庄水库施工现场,大型机械正进行坝体填筑作业,这是全市现代水网建设62个重点项目之一。按照规划,21个干支流河道治理工程、8个城区防洪项目将在汛前投用,马颊河等三干流扩挖工程、北中南西四大片区供水管网建设同步推进。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我市创造性提出“开辟渠(管)道,拓宽河道,各行其道谱新篇;依河建库,河库一体,增蓄畅排保安全”的发展思路,谋划新建大型水库、灌区现代化改造等十大项目,其中,恩县洼滞洪区提升工程将显著增强区域防洪能力。
面对即将到来的汛期,全市水利部门已建立“三道防线”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完成21处河道堤防隐患整改,储备价值超亿元的防汛物资。在宁津大柳水厂改造现场,技术人员正安装深度处理设备,该项目连同251公里主管网改造,将惠及6市县373个村庄,推动农村供水从“时时供”向“优质供”升级。数据显示,德州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已下降19%,通过建设80个“以电折水”样板井、推广合同节水管理等举措,今年将实现22%的降耗目标。
集中攻坚成为会议高频词。水利投融资领域创新推出“特许经营权转让+专项债+基础设施信托基金”组合拳,潘庄灌区改造等工程有望获得国债支持。在宁津县全国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区,水权交易平台已完成2000万元交易额,通过动态调整农业用水折算系数,实现节水效益向经济价值转化。全市1050家重点用水单位全面实行水预算管理,“水银行”机制促进3.2亿立方米水资源优化配置,该经验已申报全国改革创新案例。
数字赋能构建起智慧水利新图景。目前,德惠新河流域数字孪生平台接入586个物联感知设备,实现洪水演进模拟精度达95%以上。正在开发的“数字水网驾驶舱”将整合灌区调度、河湖管理等9大业务系统,汛期应急响应速度可提升70%。依托DeepSeek引擎搭建的知识平台,已归集2.3万条水利专业数据,为工程决策提供智能支撑。
“我们要把‘全面争先’落实到每个项目、每项改革中。”市水利局局长李守学表示,当前正开展“标准工地建设年”活动,丁东水库等5个国家级运行管理试点将于6月完成验收,全市水利工程优良率保持在92%以上。随着水网调度中心组建、10项改革措施落地,德州力争年内创建4条省级美丽幸福河湖,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突破20平方公里,为黄泛平原区生态治理提供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