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时尚

□曹丽芹

在这个时尚多变的时代,人们整日沉浸于电视屏幕前、手机网络中,很难静下心来读书。

前人说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因此,真正的读书人,恰恰是一些时尚的抵制者、潮流的逆行者;至少,他们不以时尚为准绳,更不被潮流所左右,无论在何等处境,都不会放弃自己的审美原则。当然,他们没必要离群索居,但一定能特立独行。他们自有一方家园,以安放自己的灵魂。比如读书,一卷在手,即可结庐人境,身居闹市,而无车马之喧;或抉隐发微,或涵泳性情,或求索至理,或恬适人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委实不足为“汲汲于时尚者”道。“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是历来为读书人认同并奉行的箴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莫不如此。但所谓“坐冷板凳”,并非意味着让读书人刻意去过与世隔绝的苦行僧生活,而是戒除浮华、覃研精思,在千淘万漉中开掘出深层的文化底蕴,诗人谓之“瑰丽的风景常在人迹罕至处”。很难想象,一个性情浮躁、耐不住寂寞的人能够静下心来读书;至于修身养性、融会贯通的功夫,更是不可企及。“字里乾坤大,书中日月长”的古代学风,已与当代人无缘。不必提“三年不窥园”的圣贤佳话,也不必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豪言,单是现代史上的一些作家、学者的读书风格,就足令我辈肃然起敬。比如鲁迅,读书既博且精,学以致用,尤擅杂文,其读书应是“唯新潮是求”吧?其实不然。先生一生所藏所读数以万计,但大抵以“钩沉”为要,非古籍不购,非经典不读,断无附庸时尚、卖弄风雅的习气。钱钟书先生特立独行,啸傲于时尚之外,以文言文写成了煌煌巨制《管锥编》,熔古铄今。

商人制造时尚以谋利,文人追赶潮流以进学,皆无不可。然而若追赶时尚,人为地制造一些价值不高的“热点”或“时尚”,那就是文化的悲哀了。君不见,如今文化“热点”越来越多,书界“时尚”炒卖红火——昨天你隆重推出,今天我精心包装;你大规模组织“情殇系列”,我全方位网罗“情爱丛书”……如此这般,使人们对经典的阅读大大减少。泡沫的流行,文化的浮躁,造就了一群庸俗化、平面化的读者。而真正的作者和读者,应远离时尚,“和而不同”,于冷清之地开辟一方美丽的风景。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