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河
“鲇鱼嘴”是俺庄儿邱婶的外号。
邱婶年轻那会儿,人长得很漂亮,但家里穷,没啥可打扮。邱婶自己曾说过:“唉,这是混的么日子啊,空身穿棉袄,连个靠身的小褂也没有。”
邱婶穿的鞋,鞋面上常打着补丁,鞋底上常磨出窟窿,往鞋里进土不说,时常被砖头瓦块硌破了脚。有一年,邱婶穿了大半年的一双鞋,前头鞋帮和鞋底断开了,咧了嘴,邱婶用麻线连上了,可穿了不长时间又咧开了,再连没法连了,没法连也不能扔啊,扔了穿啥。邱婶穿着脚前头鞋帮鞋底分了家的鞋,一走路一呱嗒。有姊妹娘们笑她说,“你看看你穿的鞋啊,张着个大嘴,像鲇鱼嘴似的。”从此,邱婶这“鲇鱼嘴”的外号就传开了。邱婶常被人笑得脸红。
这是邱婶年轻时,邱婶上了岁数后可享福了,再不穿鲇鱼嘴似的鞋了。一双双的新鞋好鞋邱婶自己都不知有多少双。光邱婶自己的鞋,就半鞋橱。邱婶虽然老了,但仍爱打扮,戴着金耳环银手镯,穿得是最时髦的衣服。除了“坦博尔”的,就是“波司登”的,都是名牌的,都是儿女们给她买的。儿女们认为,邱婶一辈子把他们拽大不易,年轻时没少吃了苦受了罪。老了,又把孙子孙女看大了,该享享福了。再说,日子富了,儿女们也都能挣钱。就连邱婶的孙子孙女也挺有出息,孙子是博士,在北京工作。孙女大学毕了业,在本县城上班。孙女从小是在邱婶手里长大的,成了大人了还总是啥事也依赖邱婶。再加上邱婶爱干净,孙女的衣服自己没空洗,都是让奶奶给她洗。
这天,孙女又花好几百买了一条裤子,对邱婶说,“奶奶,你给我放到洗衣机里洗洗吧,见见水我再穿。”
邱婶说:“嗯嗯。”
孙女上班走了。邱婶从衣兜里拿出裤子一看,一眼瞅出了毛病来:“嗐,这孩子,花好几百买件衣服,也不说着实看看,这是买的条么裤子啊,残品,我给她换换去。”说着,拿起裤子就上超市跑。好在邱婶的楼离超市不远。
邱婶来到超市找到售货员,气喘吁吁地说:“给换换,换换。”
售货员说:“怎么了?”
邱婶说:“这裤子有残。”
售货员说:“哪儿有残啊?”
邱婶指着裤子膝盖处说:“这儿一个窟窿。”
售货员“喷”的声笑了,“大娘,这不是残,这是专门设计的一种新款。”
邱婶仍不太相信地说:“这个,穿出去人不笑话?”
售货员说:“不会笑话,还很时髦呢。”
“噢!”邱婶这才叹了口气说,“这样的话,留着俺那‘鲇鱼嘴’,现在穿,人也不会笑话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