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农村篇蹲点杨西川:解决就医难于赵可借鉴

   杨西川村老支书杨玉池(左三)和于赵社区党支部书记赵广海(左一)在于赵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与老人深入交流。周坤摄

俩书记结成帮扶对子后热烈拥抱。周坤摄

俩书记结成帮扶对子后热烈拥抱。周坤摄

11月13日,宁津县时集镇杨西川村老支书杨玉池一行5人来到德州日报社。原来,他们是利用到德州电视台观看文艺演出的间隙,专程来看望报社曾驻杨西川的 “三在”学员。
交流中,杨玉池动情地说: “‘三在’期间,报社学员牵头组织的为留守老人义诊、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办了实事送了温暖,村民非常感动!”他对解决村里留守老人就医难等实际问题,显得十分迫切。
杨西川村是我市宣传文化系统 “在基层在一线在现场”活动第一个基地。村子不到600人,无特殊的区位、资源优势,凭着班子引领、能人带动,积极发展苗木产业、合作经济,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和谐。同时,年轻人外出打工形成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也有一定代表性。如何把富民、惠民、安民的路子走好,是杨玉池和 “三在”学员们共同深思和探寻的问题。
了解到老支书为民解忧的愿望,记者马上与德城区委宣传部的负责同志联系,到德城区于赵社区参观学习、解放思想。于赵社区是 “全国社区服务先进社区”“省级文明社区”,村集体经济建设、关爱老人和儿童等方面,有思路、有成果。
于赵社区党支部书记赵广海热情迎接,并带领大家参观了社区服务大厅、村史馆、社区建设、幼儿园、小学、社区卫生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会堂等,所到之处的高标准、严管理、规范化、人性化令杨玉池一行既震撼又兴奋。于赵社区的老人们不但可以享受便捷、舒适的日间照料,还能每月领取500元的养老金;小学生放学后可以到 “4点半”学校等待父母回家;高中生考上大学还可以得到8000元至1万元不等的奖励。
赵广海说:“我们的起步也不高,关键靠发展集体经济。集体有钱了,解决民生问题才有抓手、有底气。 ”该村村两委抓住两区同建机遇,盘活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现在村里已拥有7家公司。集体富了,群众共享:发展养老、投资教育。看到刚刚建成的4000平方米的卫生服务中心,杨玉池一下来了兴趣:谁出资修建?有什么设备?医生怎么配备?赵广海介绍,为了让社区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基本医疗服务,卫生服务中心由社区出资修建,并配备心电图、血压仪、输液椅等基础设施,医护人员由天衢卫生院派驻,目前商定为6人。
赵广海一心为群众谋福利的境界,让杨玉池产生共鸣,他感慨道:“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让我服气的不多,这回真服了! ”并产生了初步构想:解决留守老人就医难,于赵可借鉴,他决定回去以后,与县卫生局积极沟通,并由村里提供设备、用地,推动问题解决。
另外,杨西川村集体经济薄弱,他打算壮大美国红枫等苗木产业,计划把村里的河塘改建成垂钓园,争取引进黄河水,发展莲藕种植,打造立体化观光农业基地;留守老人接送孩子上下学有隐患,他打算与教育局沟通后,筹措资金,给留守儿童置办校车,降低安全风险。
一次参观显然不够,双方加强交流合作的意愿非常强烈,杨玉池提出杨西川村和于赵社区结成对子。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两位书记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本报记者李玉梅任立松赵潇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