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深入开展扶贫开发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本报记者杨德林邓静本报通讯员祁玉方孙立吴华

    近日,记者在平原县王庙镇苏集肉鸡养殖基地看到,18个肉鸡养殖大棚整齐排列、封闭式管理,自动化水平很高。“这个养殖基地是我们探索的一种扶贫模式,县里把18个村的54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集中起来,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蔡和盛公司合作,再由公司自筹720万元,建设了这个养殖项目。每个村每年固定分红4万元,公司负责把分红资金发放到贫困户手中。”平原县扶贫办主任刘辉告诉记者。“没有产业的发展带动,脱贫攻坚就难以取得突破,扶贫工作将难以持续。 ”副市长、市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董绍辉多次强调。针对新阶段扶贫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我市大力实施产业驱动、项目扶贫,走出了一条多元化产业扶贫路径,把贫困村资源潜力转变成发展动力。
    扶贫资金不撒芝麻盐,集中力量办大事
    6月15日一大早,70岁的武城县李家户镇梁庄村贫困户梁凤庆赶到该镇扶贫产业园,察看西瓜、冬瓜长势。“我在园里种了3个棚的瓜果,预计年收入能达到1万元,一年就能实现脱贫。 ”梁凤庆说。
    李家户镇有20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精准识别贫困户3378户、贫困人口9011人。部分贫困户存在思想保守、缺乏创新意识、自身能力弱等问题,“扶贫——脱贫——返贫”的难题一直困扰着当地扶贫工作的开展。2015年,该镇创造性地提出了“循环扶贫”模式。“我们整合8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两年174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又筹集53万元,建成占地260亩的蔬菜种植扶贫产业园,产业园采用周期制使用管理模式,根据各村贫困户数量,动员3至6户贫困户自愿结合组成互助组,自行确定入园顺序,每年一户,循环推进、梯次脱贫。”李家户镇党委书记卢远飞介绍说。像梁凤庆这样即将“毕业”的贫困户,就要回村用所得收益建小拱棚,发展蔬菜产业,组内第二户再进入产业园,形成良性循环脱贫模式,最终帮助8个村425户贫困户彻底脱贫。
    “以往扶贫工作存在大而化之的做法,一些干部图省事,将扶贫资金‘撒芝麻盐’,这个村给一点,那个村给一点,甚至直接把钱分给贫困户,结果钱花光了,贫困户又重新返贫。 ”市扶贫办负责人张志认为,依靠原有单户扶贫打“抗生素”、单项资金“撒芝麻盐”的单打独斗扶贫方式已经行不通,唯有联合发力,整合扶贫资金建设扶贫产业园区,才能带动贫困户快速脱贫。
    今年,我市共整合各类专项扶贫资金4亿元,其中中央、省专项扶贫资金1.8亿元,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亿元,重点支持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创业技能培训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四个领域;各县市区也都划拨了财政专项资金用于脱贫攻坚。

“在扶贫资金使用上,我们要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想,由政府主导,把各类扶贫资金整合起来,捆绑使用,发挥最大效益。 ”董绍辉说。
    <b>上产业项目不拍脑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b>    5月21日,临邑县孟寺镇召开扶贫产业项目评审论证会,来自县评审委员会专家组的专家,从项目是否符合农民意愿、能否与当地资源相结合、实施后预期效益如何等方面,对刘寨枣园扶贫产业园、郑家合同猪养殖、昝家手套加工3个项目进行详细论证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扶贫项目选择难是基层反映最多的问题。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任务,我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实施各类扶贫产业项目1246个,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我市初步划分了东、南、西、中4个扶贫片区,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各县市区探索了7种扶贫模式,即以产业园区为平台,建立“循环扶贫”模式,实现抱团致富;以创新项目为依托,建立“合作扶贫模式”实现区域性脱贫;发挥“互联网+”带动作用,推进电商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实现农特产品与市场无缝对接;以政策为引领,建立光伏扶贫模式,有效解决劳动力欠缺问题;以龙头企业为牵引,建立“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实现贫困户“进会入社上链”致富;以贫困村为单位,整村推进产业项目实施;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二者须统一规划、统筹考虑。此外,我市农业优势明显,发展传统产业有基础、有出路。上扶贫项目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决不能搞‘拍脑袋’决策。 ”董绍辉表示。
    <b>利益分配不随行就市,保证贫困户有稳定收入
</b>“入股合作社有分红,在合作社打工每月还有工资,一年能收入2万元左右。 ” 6月15日,在乐陵市寨头堡乡丁家社区富众农业合作社,马道口村贫困户马世军说
    寨头堡乡共有12户贫困户,去年底,该乡将20余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入股富众农业合作社,建起12个蔬菜大棚,由贫困户占股10%。贫困户全部在合作社打工,每月工资800元。入股分红加上工资收入,每户贫困户年收益可达2万元。
    实现脱贫,必须增加贫困群众财产性收入,让他们成为流转土地有租金、入股企业有利金、进园区务工有薪金的“三金”农民。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县市区探索了股份合作制、扶贫项目产权经营机制等创新做法,使“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对武城县郝王庄镇姜庄村贫困户冯子明来说,进入产业链,不仅意味着收入来源的多元化,也让他的收入不再随行就市。冯子明是中椒英潮辣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辣椒基地种植户,公司与他签订了种植合同,确定最低收购保护价。冯子明种了3亩辣椒,每亩年收入可稳定在5000元左右。
    全市产业精准扶贫电视电话会议上,董绍辉对保障贫困户收益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说:“要找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增收的结合点,让贫困户在全产业链中分享不同环节的收益。同时,要推进双方利益联结机制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文本化建设,让贫困户受益有法制保障、有制度约束、有规范管理、有证据可查。 ”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