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路

周冰

我生于1985年。提起故乡的路,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我的求学之路。

小学时,玩闹的童年,双脚大都穿着母亲纳的布鞋,常听到母亲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这孩子咋这么费鞋!”村里的路啊,全是土道,坑坑洼洼,这也挡不住疯狂的小玩伴们来个“攻城”游戏,或是满校园里疯跑。

我因离家近,雨雪天气从不带雨具。还记得有一次下大雨,我着急忙活的顺着“路”往家跑。呀嗬,也不知谁家的鸡粪从路边的沟里溢了出来,这一脚下去,足足熏了我好几天,连打几遍肥皂、洗脚、泡脚,也除不掉心里的那个味儿啊。那时的路,臭,费鞋,严格来说,其实也根本就算不上“路”。

上了初中,要到十里外的镇上去上学。那时已经有了一条油漆路。记得刚开学不久,绵绵小雨,连下一周。我们这些初中生穿着雨披自由穿行,也觉得挺有点诗意。虽然时常车掉链子,或轮胎被扎破,或淋个落汤鸡,但是锻炼出一个个修车好手。

终于有一天,唯一连接我们上学路的桥断了。那也是一个雨天,凭个人能力,我无法过桥,就折回去,另觅他路。其中有一个岔口,是一段约一千米的小土路,可以通到桥另一端的油漆路上。我用尽全身力气也仅行了不到一半,车子成了泥车,举步维艰,最终还是被迫赶回来将自行车放下,步行到校。

上了初三,我又转到邻镇的学校去上学。由于是借读,一开始没有安排宿舍,每天骑行来回五十里地。秋季还挺热闹,天黑在回来的路上还可以收获些花生。冬天可就够受的了,母亲早早的把饭准备好,我赶紧吃几口,就匆匆和同学一块儿出发。雪后的清晨,各种滑溜,不摔个几次练不出本事,经历一场冒险,等到了学校也几乎成了雪人儿。初中的路啊,湿,费自行车,也算是有了条正儿八经的路。

告别初中要乘公交车去县城上高一,我们村是离县城最远的,后来开车量算,有七十多里路。若是坐车,我们村是最后一站,上学从来不会有座位,经历一路拥挤、颠簸,在车上能够喘匀气儿就不错了。由于距离远,也暂时没有骑车的魄力,就颠簸了一年多,放学回家时,一个半小时才能够到家。

渐渐的,我增长了些气力,也有了点儿野心,不堪忍受等车浪费时间,不愿意拥挤、闻难闻的气味,不想领教时而颠簸、时而急转的驾驶技术,我和几个同学又决定骑行。主要有两条路,一条路较好走,宽阔,但是路程算起来更远些。我们便选择了近的不是很好走的那条路,有坑洼处,两辆自行车都不能并行。第一次骑车到学校,我记忆犹新,一小时四十五分钟到校,车子还算给力,没有出故障,只是屁股疼,呼吸有些急促,几天就没事了。如此几番,车子几乎换了一辆。高中的路啊,远,费时间,但是可以选择。

及至大学毕业回家,县城的路自不必说,柏油路、水泥路,四车道、六车道比比皆是,单是回家的路已有多条,条条便捷好走,骑山地车一个多小时也能到家,开车也仅需四十分钟左右。公交车更是方便,每半小时一班,我们村成了首发站,再也不用等车抢座位、挨颠簸了。村子里更是修成了五纵两横的柏油路。“要想富,先修路”,这真是一条真理,渐渐的,村里的私家车也多了起来,尤其是过年回家,还不乏许多名牌好车。这时的路啊,多,宽,通达、便捷。

故乡的路,见证了人们的出行,社会的发展,追求的多层次以及生活的富康。路在脚下,向着家的方向,无论怎样丈量,总会觉得踏实。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