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养鸡的日子


  赵明宇
  在城里久了,回老家去,推开农家小院,每每看到在墙角或者柴草垛附近悠闲觅食的鸡,总是让我想起当年农家人养鸡的经历。
  农家过日子,养几只鸡,一年油盐酱醋就不愁了。那时候,家里没钱买菜,街上来了吆喝着卖韭菜的小贩,从瓦罐里抓起一枚鸡蛋去换。物资匮乏的年代,鸡蛋的作用几乎是无所不能,上学交学费,也是拿着鸡蛋去顶替。鸡蛋积攒多了,盛在竹篮子里,换成一沓零钱补贴家用。养一只母鸡,真是“鸡屁股银行”。而养一只公鸡就是时钟,睡梦中听到鸡鸣就知道该起床了,睡眼朦胧地爬起来,准备一天的劳作。母鸡下蛋,公鸡司晨,没有了鸡鸣,没有了狗叫,乡下的日子就不知道咋过了,让你感觉缺少了什么。
  春天里,有卖小鸡的驮着筐子,在街上吆喝,一个个农妇围过来,挑选金黄色的鸡雏。卖鸡雏,一般都是赊欠,等秋后鸡雏长大了,能下蛋了,卖鸡雏的人才会来村里收钱。有了这般诚信,农妇们把鸡雏抱回家,放进鸡笼里面,好好看护,防猫吃、狗咬、老鼠偷袭、黄鼠狼惦记,晚上捉进鸡笼,白天放出来。毛绒绒的小鸡唧唧叫着,家里就有了生机。几个月过去了,小鸡变成了大鸡,任其自由自在地在院子里觅食,晚上在树梢上过夜。
  农家养鸡,不像养猪那样,需要专门准备饲料。有剩饭、剩菜,可以喂鸡,鸡不挑不拣。刷锅洗碗的饭粒、从粮食里面挑选出来的秕谷、择菜淘汰下来的菜叶,都是鸡的美食,填充鸡的肚子,变成白亮亮的鸡蛋。如果没有饭粒,也没有秕谷,鸡也不会像其他动物一样嘶叫,而是悄无声息地自己觅食,找瓦砾、草籽、小虫子,依然每天送你一枚鸡蛋。
  记得小时候,邻居家里的一只鸡总是丢蛋,主人很生气,后来这只鸡竟然失踪了。就在全家人一脸怒气、扼腕叹息的时候,失踪的母鸡带着一群唧唧叫的小鸡回来了,让一家人惊喜不已。原来母鸡把蛋下在了一个空闲院落的柴草垛里面,赶上抱窝,孵出一窝小鸡。
  家里有人身体虚弱,冲个蛋花汤补养身体;得了大病,就得拿鸡开刀了。白晃晃的刀刃在鸡脖子上一抹,鲜血喷涌,鸡的翅膀忽闪几下,两条腿伸几下,无奈的目光留恋着曾经生活过的院落和熟悉的一切,就不明不白地闭上了眼睛。主人用开水烫,拔毛,开剖,洗净了白白的一团肉,开始熬鸡汤,一股醉人的香气在院子里弥漫开来。
  拿鸡开刀,一是鸡的味道鲜美,肉质细腻,不像鸭肉不易煮烂,更不像鹅肉有一股怪怪的味道。二是鸡的营养价值高,汤汁鲜美。
  我第一次杀鸡,望着鸡的眼睛,不敢下刀,干脆用一壶开水直接去烫那只鸡。鸡呻吟一下,倒在盆子里,又猛然间跳了出来,在屋里奔跑。当然这只鸡最终没有逃脱被宰杀的厄运,我却为自己的残忍而深深忏悔,从此再也不杀鸡了。
  如今的乡下,冒出很多养鸡专业户,靠养鸡挣了钱,发了家。鸡也不再是农家小院里奔跑觅食的那些羽毛光亮、精气神十足的鸡了,而是羽毛散乱,甚至秃脑袋,完全变成了下蛋的机器。
  怀念养鸡的日子,怀念悠闲的时光。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