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任继周讲任继愈的故事

刘庆民

2018年2月4日,我陪同平原县委书记王红霞,到北京拜访任继周先生。

任继周先生是一代宗师、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图书馆学家任继愈先生胞弟,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草业科学奠基人。他今年95岁,住在雅芳园一间不大的寓所里。

“二哥教我怎样做人”

我们本不想打破老先生的起居规律,和他的秘书约定下午3点会面,可当我打电话给他时,他高兴地说:“不要等到3点,早一点来。”当我们来到任先生寓所时,很多情况大大出乎我的预想:这就是一个普通居民楼二楼的小单元,客厅里摆放着两个双人和一个单人旧沙发,一个带轮的电脑椅——我们一行7人根本坐不下。再加一张两抽桌,客厅里已满满当当。任先生说:“我这些家具都是带轮的,好移动。”王书记向老先生汇报了平原县修建任继愈纪念馆故居等情况。看得出来,任继周先生有些激动。他的话始终离不开二哥任继愈先生。

任继周先生说,他的二哥任继愈是个很有爱心的人。“他在我身上花的心血很多,教我怎样做人。我的小学是在老家平原县读的。考上县中后,抗日战争就爆发了。我们就逃到了南方。二哥随北大也逃到南方,直到西南联大毕业。在逃难途中遇到了二哥,他鼓励我一定要坚持读下去,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不要放弃。他把自己的生活费节省下来资助给我。他嘱咐我从中学就要写日记,不要间断。我从那时候开始记日记,一直到现在从没间断过。二哥自己也记日记,他的日记我看过,摆在书橱里,整整齐齐的。后来,听江青说他是资产阶级学术权威,要组织批判他,二哥准备和‘四人帮’斗,怕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就把从学生时代所有日记全部都烧掉了。他准备和江青进行斗争。后来粉碎了‘四人帮’,江青垮台了,二哥对烧掉的日记有些惋惜。但他从不抱怨。”

“熊教授说他有古人风”

任继周先生说,二哥任继愈有君子之风。“熊十力先生是他非常敬重的老师,在西南联大时教授西方哲学。1956年,二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研究宗教。他给导师写信告诉老师已接受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已不再信仰唯心主义哲学观。这种诚挚的做学问的态度和坦荡的学者胸怀,受到老师的赞扬,熊十力教授说任继愈有古人风。”他说。“现在大家都知道的,毛主席曾经两次在中南海书房里和兄长讨论哲学和宗教问题。可在当时他连家人也不告诉,他的学生知道后,让他讲讲受到毛主席接见的事,他都一笑了之,他说,主席就是和我讨论些哲学和宗教方面的问题,有什么好说的。特别到了文革时期,谁要和毛主席沾上点边,就把自己吹上天。可二哥从不宣扬毛主席接见他的事,也从不把毛主席的批示当作护身符。就是把他下放到信阳干校的时候,他也从不声张毛主席批示的事,而是利用一切时间攻读《资本论》。当时,‘四人帮’安排《红旗》杂志把他的论点和杨荣国教授的论点对照起来批判,二哥也不用毛主席的批示为自己辩护。四人帮垮台后,《红旗》杂志找到他,邀请他撰写批判杨荣国的文章,他拒绝了。他说,杨荣国是大学教授,在学术上有他自己的见解,观点不同可以讨论,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能因为他被别人利用批判过我,我就批判他。二哥的心胸坦坦荡荡,是真正的正人君子。据了解,南方某一文化大省,社会科基金研究‘君子学’,全国选出10位君子样本,其中就有家兄任继愈。家兄一直到晚年还对家乡大量捐书,表达他的依恋之情。”

“说话从不滔滔不绝”

“‘涵养动中静,虚怀有若无’这几个字,是我晚年的定海神针。1995年,我当选中国工程院第一批院士,他看到我整天忙得团团转,就送我一副对联:‘涵养动中静,虚怀若有无’。我顿时觉得思想澄明开阔起来。不由得想起70多年前他说我考第一‘不是坏事’来。20世纪40年代,二哥从西南联大毕业,在四川南溪李庄的中央研究院读研究生。我在江津的德威坝国立九中读初中,南溪和德威坝都在长江边上,相距不远。有一次他专程从李庄到江津德威坝来看我,在德威坝‘鸡鸣早看天’的小店里,忍受着臭虫叮咬,住了三天两夜。他看了我的日记,找我的老师和同学谈话,得知我是全班第一名。当时学校从来不排名次,但发放某一社团给流亡学生赠送的助学物品。僧多粥少,只能发给班级第一名。我因获得赠品才知道是班级第一名。他对我说:“‘你是全班级第一,这不是坏事,这不能说明你学习很好了。学无止境,人生就像长跑,你才刚刚起步,要踏踏实实学习。养成读书习惯,把身体锻炼好。’我把他的话牢牢地记住。在这一点上,他自己做出了榜样。”任继周说。“他说话从不滔滔不绝,北大哲学系主任王博说他说话有些木讷。这与他在课堂上流畅透彻的讲课比判若两人。我深知他敏思而饱学,远在常人之上。他说话好似有点木讷,不是思想迟缓,而是思维过快、过深,瞬间有好几个思维层次奔涌而出,他的脑子里要经过一番挑选才能说出来。因此有时说话不够畅达,过分简略,点到为止。”“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此任老说彼任老,可谓“君子悦君子”。在君子之家所感受到的气氛,全然是一种蒸腾向上能量。言谈话语之间,展现着君子的仁爱之心,坦坦荡荡的胸怀,和虚怀若谷学无止境的崇高境界。我此时的心境只有四个字可以表达:高山仰止。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