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病有所医,“五保”有所养

     为给老人们提供绿色无公害蔬菜,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敬老院在院内开辟菜地,种植时令蔬菜。

医护人员为身患尿毒症的赵永强做透析治疗。

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敬老院的老人正在为院里饲养的獭兔喂食。

在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敬老院生活的老人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得格外干净。

    11月6日,17岁的赵永强第352次走进医院的血透室,母亲赵凤兰站在血透室门外,透过玻璃门焦急地等待着,如果可能,赵凤兰希望躺在血透室的是她而不是年轻的儿子。儿子的病已经折磨了这位单身母亲5年,20多万元的医疗费和不间断的血透,让这位单身母亲心力交瘁,曾多少次有过母子两人一起解脱的念头。就在赵凤兰母子走投无路时,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局频频向这对可怜的母子伸出援手。今年9月,赵永强又被列为“尿毒症患者透析病人救助”首批名单之一,让这对母子又看到了生的希望。
“特病救助”让年轻的生命延续
    今年17岁的赵永强是一个可怜的孩子,2岁的时候,赵凤兰和丈夫感情不和,丈夫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讯,多年来母子俩相依为命。2007年1月,12岁的儿子赵永强被查出患有尿毒症。儿子是赵凤兰的命,没有了儿子她的天就塌下来了。在无法联系上丈夫的情况下,赵凤兰带着儿子走遍了全国各大知名医院,济南、北京、石家庄、天津都留下了母子俩求生的足迹,前前后后花费了十几万元。然而,他们一次次满怀希望而去,又一次次被越来越重的病将希望浇灭。甚至,赵凤兰曾经一度想到和儿子一起解脱。但是,看着年仅十几岁的儿子,出生以来没有跟着自己过一天好日子,今后儿子的路还很长,就这样结束了生命对不起儿子,坚强的赵凤兰和儿子选择了与病魔做抗争。
    2010年7月,在外求医3年半的赵永强病情越来越严重,不得不靠透析来维持生命。根据赵永强的病情,医生建议需要每周进行3次透析。赵凤兰默默算了一笔账,儿子每次透析费用是400元,每周3次,一个月至少也要12次,这样每月单透析这一项就花费4800元,新农合报销50%。而赵凤兰每月即便上全勤工的工资也仅仅1000元钱,家里的房子已经卖了,亲戚能借的全借遍了,剩下的每月2400元透析费根本支付不起。
    看着被病魔折磨而日渐消瘦的清秀脸庞,赵凤兰心如刀割。也就在母子两人走投无路的时候,社会的爱心和政府的关心不断向他们涌来。2010年至今,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先后向赵凤兰母子提供特殊慈善救助金30000元。2012年9月,赵永强再次成为“尿毒症患者透析病人救助”首批名单之一。通过这个救助,赵永强每月透析12—13次,只需要缴纳700元的费用。“如果没有经济技术开发区民政给我们母子的这些救助,也许,儿子早就离我而去,是政府给了儿子生命延续的希望。”赵凤兰说。
    今年冬季,为了解决母子过冬问题,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又将母子俩安排住进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福利院,既免除了他们的房租,也让他们节省了取暖费。
156名农村五保老人的幸福乐园
    挽起袖子铆足了劲拔棵白菜,抱起雪白的獭兔比比重量、怀抱花猫悠闲地坐在院子里晒太阳……这是11月6日上午,记者在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敬老院看到的别样景象。
    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敬老院免费集中供养了156名五保老人,今年69岁的刘开吉老人是沙王庄人,无儿无女的他1985年就住进了这所敬老院,他是敬老院最“老”的院民之一。刘开吉是2楼的楼长,日常负责2楼的卫生,带领院民娱乐。“如果不是在敬老院,哪能活得这么幸福。我没儿没女,在家也没人照顾。来到这不仅吃住不愁,还有这么多老人一起生活,让我们没了寂寞感。再说,如果不是住在这里,我怕是早就死过几次了。”原来,就在前几年,原本身体健康的刘开吉突患脑溢血,幸亏敬老院的老院长左学义及时发现,并做了临时抢救措施后将其送到医院,刘开吉最终转危为安。
    156名五保老人都是辖区各村土生土长的农民,勤劳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们闲下来后仍然怀念当年的锄头。“住进敬老院后,不但吃住穿不掏一分钱,而且连饭后刷碗的活也不用干了。”刘开吉说。考虑到这个原因,敬老院便在院里的空地里开辟了一块4亩的菜地,根据老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挑选老人喜爱的辣椒、茄子、大白菜等时令蔬菜种子,适时播种。刘开吉还是种菜的“主劳力”,他高兴地告诉记者:“自从有了这片菜地,自己的身体更结实了,日子过得更开心了。 一些身体硬朗、腿脚灵便的老人隔三差五地都要为菜地除草、施肥、浇水,采摘劳动果实,体验收获的喜悦。”
    除此外,经多方考察,敬老院与市级有关部门多方协调,选择了易于养殖的獭兔,引进120只,建立了养殖基地。现已繁殖到2000余只,仅此一项每月增加收入近2万元。
    庭院经济,丰富了老人的餐桌,活跃了老人的生活,愉悦了老人的身心。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田园式生活真正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大大提升了老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
    据了解,近年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积极践行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着力增加人民福祉、增进社会和谐。今年5月份至9月份,该区筹得慈善募捐资金280万元,让慈善事业步入健康发展快车道。今年以来,该区已举行两次大规模慈善救助活动,对全区4000多名困难群众进行救助,包括朝阳助学、康复助医、情暖万家、赈灾济困,救助金额达120万元。
    在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敬老院建成使用后,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多次完善相关设施,投入100多万元对全院进行全面整修,并为老人购置了崭新的三套床品和七套服装、鞋、袜。同时,不断提升五保老人供养标准,集中供养年人均达到了6000元,分散供养年人均2000元,全区205名五保老人集中供养156人,集中供养率为76.1%,打造了一个五保老人的幸福乐园。
     □记者 孙向林 通讯员 杨锋 姜涛 马聪 摄影 刘振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