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技术开发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注重民生发展

“七一”建党节期间,杨军(左)慰问老党员。

    让老百姓的生活有变化,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和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是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根本目的。
德州市委常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杨军
    记者: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如何定位与广大群众联系最紧密、关系最密切的民生工作的?
    杨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让老百姓的生活有变化,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和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是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目标所在。“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和谐大如天。”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把民生和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民生为先,以民生为重,以民生为本,努力使全区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巩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基础。
    记者:我们是从哪几个方面做好民生建设这篇大文章的?
    杨军:坚持民生导向,既以改善民生为发展的最终目的,又将其贯穿发展过程,并使之成为发展的原动力。具体来说,我们做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改善住房条件;二是不断增加居民收入;三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四是继续深化医疗改革;五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六是繁荣发展文体事业;七是全面加强平安建设。
    记者:今年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铁片区大拆迁、大建设的一年,咱们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维护新形势下的群众利益,做好群众工作的?
    杨军:未来经济技术开发区高铁片区将建成7大社区,我们将通过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解决好教育、卫生、医疗等现实问题,完善社区基础建设,强化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区参与和监督管理,掌握社情民意,不断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设开放、包容、和谐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是完善基础设施体系,确保社区发展的物质基础;二是推进社区组织的专业化程度,加强对现在的居民委员会专业化培训和指导;三是为社区提供专业的人力资源,提高社区发展能力;四是加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培育,让社区居民通过一定的组织参与到社区发展的管理中。在具体工作中,要对群众充满深厚感情,将“人民群众是衣食父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幸福;要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通过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形成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相互联系的快捷通道,确保群众诉求零延误、零阻滞。要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及时摸排、认真梳理信访案件和群众诉求,做到该办的一定办好,能早办的一天不拖;扎扎实实做好工作,让群众放心,让百姓安心。

环卫工人节,齐永军(左)为环卫工作先进个人颁奖。

    始终坚持把关注民生放在首位,把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作为第一追求,把维护群众尊严作为第一责任,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市高铁新区投融资管理中心主任 齐永军
    记者:年初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出了全面开创幸福建设新局面的民生目标,我们是如何实现这一承诺的?
    齐永军:我们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服务、环境、保障”为主基调,以构建“10+3”现代产业体系为主线,推动城市建设上规模、产业培植上质量、社会管理上水平,奋力开创“四区一极”建设新局面的工作思路。特别是要做好群众基础保障工作。我们将工作重心向做好群众工作、推进和谐建设、维护平安稳定转移,以加强群众工作的实际行动,推动发展取得新成效、稳定取得新进步。
    记者:通过哪些民生工程,使得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高?
    齐永军:配合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袁桥、沙王等大社区建设,目前,社区建设用地拆迁清障工作已全面完成,2—3年内将实现新区建设涉及居民全部搬迁上楼;投入1600万元,对村村通公路全面改造升级。新建、扩建、迁建校舍15处,完成后全区32处国办中小学将有30处实现楼房化,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100名,师资力量大幅加强;全面启动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公平、公开、公正选聘优秀校长。继续全额承担新农合农民个人缴费部分,扩大城镇居民养老、医疗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范围;完成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工程,新纳入608人,总额达到414.4万元;着力创新社会管理,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1—10月份群众来信来访案件同比下降12.8%。
    记者:对于今后的民生工作,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哪些举措?
    齐永军:一是强力推进“两区同建”。坚持居住社区、产业园区、土地统筹“三位一体”,积极配合市级部门开展好大社区建设;大力引导社区壮大集体经济,切实解决好村民安置、就业、社保等问题。二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事业走在全市前列;继续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完善硬件、提升软件,使群众都能享受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三是着力完善社会保障。继续抓好城镇居民养老、医疗、新农保、新农合工作,更加注重困难群体生活保障。四是合力巩固和谐大局。加强创新社会管理,以群众工作创新促进科学发展,大力开展社会治安、信访稳定和安全生产专项活动,确保社会平安稳定。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