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联系点:平原县张华镇探“变”

    6月28日,记者走进平原县张华镇,沿着平坦的柏油路,大片的绿色撞进视野。投资2000余万元高标准改造建设了53公里公路,财政收入从5年前的190万元发展到去年的3800万元,对一直贴着“偏远落后农业乡镇”标签的张华镇来说,变化不仅体现在数字上,还体现在干部的精神面貌和群众的幸福指数上。
    这里流行骑自行车进村走访,群众愿意向干部讲真话,干部更是尽心为群众办实事——
    作风转变:“自行车干部”回来了
    记者见到该镇党委书记于春君时,他正在薛庄村走访。
    看到镇党委书记骑着自行车顶着炎炎烈日来访,村主任薛吉山——一名曾经的老兵心情特别激动,一见面就向于春君打了一个敬礼:“当年的‘自行车书记’现在又回来啦。 ”于春君有些不自在地说:“以前党委政府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经济发展上,我这是来补课还账的。 ”
    不只于春君,如今,在张华镇,干部骑自行车下村已成风尚。 “既接了地气,又锻炼了身体,干部、群众都欢迎。 ”于春君坦言。而且,镇上的干部下村时,每个人都带着笔记本,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论大事小情、份内份外,一概记录下来,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汇总上报。
    从薛庄村回镇驻地的路上,于春君碰到了正在浇地的望海寺村村民周合武。听老周反映井水浇地太慢,于春君立即打电话给镇水利站,当得知黄河水第二天就能到达后,老周喜上眉梢,特别是听说明年实施的1.5万亩的农业开发项目包括他们村时,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该镇党政班子成员和包片干部每周都要拿出1天时间下村入户,帮群众解决问题和他们拉拉家常。 “到群众中去”在这里早就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今年“三夏”生产期间,该镇干部包村入户,帮着群众抢收抢种,送技术、送农药、送种子、送化肥,乡镇干部比自家种地还要忙。
    用“一分钟落实法”打动客商,两家上市公司项目相继入驻,水产大市场停靠平原“旱码头”——
    经济蝶变:财政收入4年增长19倍
    撕掉“落后”的标签,是该镇几届党政班子追求的目标,而招商引资自然成为他们跨越发展的不二选择。近年来,随着上市公司史丹利、嘉施利化肥项目的入驻,该镇的财政收入从2009年的190万元发展到去年的3800万元,实现了从农业乡镇到工业强镇的蝶变。
    谈起嘉施利项目的入驻,于春君说,是他们用执着的精神和高效的作风打动了客商。去年4月,于春君得知上市公司四川新都化工将在北方建厂的信息后,随即赶赴该公司在河南商丘的子公司接洽,得到的答复却是“总部还没有决议”。被泼了一头冷水的于春君并未气馁,而是隔三岔五地给该公司有关领导发短信、打电话。 5月初,新都化工派人来平原考察时,于春君推迟了妻子做手术的时间,连夜从北京赶回。
    面对客商提出来的疑问和要求,该镇坚持一分钟落实。新都化工倡导的“新都速度”遇上于春君的“一分钟落实法”,最终碰撞出火花:该公司在5个考察对象中最终选择到平原投资创业。投资11亿元的新都化工嘉施利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用40天,从开工到投产只用9个月。
    张华镇在招商中对办不到的从来不许诺,正是靠着这种“对问题不回避,对家底不掩饰”的真诚,他们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将投资20亿元的“水产大市场”拉到平原这个不靠海不沿江的“旱码头”。同样因为真诚,该镇引进的另一个上市公司史丹利化肥项目今年上马三期工程,为之配套的润华塑编项目开始实施二期工程,实现招商引资的“连锁效应”。
    投资800万元建成镇中心小学,投资2163万元完成公路升级改造,715户农民住上新楼——
    民生嬗变:真金白银砸出“幸福感”
    “孩子在新建的教学楼里上学,俺在镇中心社区买了楼房,买卖也越做越红火。 ”在镇驻地商业街从事五金生意的李国华一脸的幸福。
    李国华说,坑洼不平的两条街道,低矮无序的数排平房,曾是镇驻地的主要“风景”。然而仅仅一两年,一个楼房林立、商贸繁荣、设施完善的现代小城镇便呈现眼前。
    同时,该镇8个社区4个并建点相继开工。目前,共建成楼房22栋,715户农民搬进新家。 “民生投入不仅舍得花,还要花得好。 ”该镇镇长李好云告诉记者,他们投资800万元建成中心小学,900多名孩子实现寄宿就学;投资50万元完善了省级标准敬老院;投资120万元和40万元,分别建设了计生服务楼、惠民服务大厅。
    最让老百姓拍手称赞的是该镇投资2163万元高标准改造新建的53.4公里公路。张华镇的道路大都是20年前修的老路,出行难一直困绕着群众的生产生活。 2012年,该镇借助县里实施公路网化工程之机,把柏油路修到群众家门口。同时,他们结合农田项目开发,将4.5万亩耕地变成高产田。
    另外,今年雨季来临前,该镇完成了103套危房改造任务。在危房改造中,他们实行村里推荐、张榜公示、逐级把关、相互检查的办法,真正将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本报记者 冯光华 本报通讯员 李占河
记者手记:
变与不变的发展逻辑

    在张华镇,记者处处感受到一股蓬勃活力,这种活力由内而外迸发出来。它体现在工作的高效落实上,体现在经济指标的上升势头上,还体现在干群之间的无障碍交流上。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招商引资中,面对地理位置的劣势,张华镇不求所在,但求所有,靠着无微不至的服务,化劣势于无形。在农村工作中,他们创新形式,堵住所有可能出现的程序漏洞,真正将惠民政策变为惠民之举。
    创新源自使命,“变”是因为“不变”。发展的宗旨没有变,为民的情怀没有变,干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没有变。正是因为心中有了这份坚守,创新才有了源源动力,也正是由于在思想突围中觅得了生机,坚守才变得更有意义。
    乡镇工作繁重而琐碎,民生改善绝非一日之功。只有理顺了“变”和“不变”的逻辑关系,假以时日,“民生之花”终会结出硕果。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