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移风易俗树新风 新民风提振精气神

“婚丧从简勿铺张,移风易俗树新风;百年身后要火化,厚养薄葬最文明。”2月20日,在宁津县相衙镇编席杨村,红白理事会成员王进强正和同伴一起,创作移风易俗顺口溜。

50岁的王进强在2年前还是村里出了名的懒汉——光棍一条,因常年酗酒患上心脏病,日子过得越发贫困,天天“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村民叫他“拖贫人”,平时见到他都躲着走。

“王进强不是个例,脱贫攻坚过程中有部分贫困群众头脑中以‘勤劳致富为荣,比穷比困为耻’的荣辱观尚未树立,倒逼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精神力量对症下药治愈‘精神顽疾’。”宁津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范淑香说。

宁津县坚持扶贫同扶志相结合,围绕宣传抓引导、围绕问题抓整治、围绕培树抓示范,大力推进“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扎实开展新民风道德评议、移风易俗、诚信建设等活动,以新民风提振脱贫攻坚精气神,促使贫困群众物质与精神“双脱贫”。

为帮助王进强,相衙镇扶贫干部江军华三天两头往他家里跑,叮嘱他勤洗澡、勤换衣,改变精神面貌;亲自帮他做家务,整理卫生;鼓励他丢掉酒瓶,学一技之长,勤劳致富。思想上拔除了“懒根”的王进强当起了保洁员、还帮村里修剪花木,每年能增收5700元,再加上扶贫产业项目分红,一下子从“拖贫人”变成了“脱贫人”。

尝到了文明健康新风尚带来的甜头,王进强总想着要为村里人办些实事。他加入了红白理事会,向村民宣讲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尚,引导大家“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升学创新办、其他事不办”,不比排场、不比阔气,把“人情账”省下来发展生产。

2020年以来,宁津县累计开展移风易俗专题培训800余场次,全县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累计万余人次接受培训。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成立812个红白理事会,全部制定章程并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所有贫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全覆盖,推出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切实筑牢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精神高地。

新民风建设美了乡风、淳了民风。宁城街道大香房村组建传统色彩浓厚的锣鼓队,取代高档车队迎亲,热闹又喜庆;津城街道高庄社区建立“道德超市”,鼓励村民同不文明现象作斗争;保店镇黄镇村在贫困户中开展“美丽庭院户”评选,颁发光荣牌和物质奖励;相衙镇惺悟寨村将每个月的9日定为“孝老日”,常年在县城居住的年轻人在这一天都会回到村里,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全村老人理发、体检、按摩。

“新民风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宁津的着力点,也是落实‘改造民风民俗,塑造时代风尚’要求所在,必将为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对于优化发展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及提升文化软实力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范淑香说。

□张兆坤吴浩然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