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残联连续12年开展“我和你·心连心”励志助学工程

——651.3万元助学金帮残疾学子圆梦

今年国庆节,大一新生宋飞放假回到家中,迫不及待与父母谈起自己的大学生活。18岁的宋飞是乐陵市胡家街道东刘行村人,先天左前臂缺失。今年高考他以610分的成绩考入中国海洋大学,并通过申请获得了6000元的“我和你·心连心”励志助学金。

像宋飞一样,今年我市共有83名残疾学生获得资助。“残疾大学生向全社会展示了积极乐观、坚强自信的精神风貌。实施‘我和你·心连心’励志助学工程,有一助一,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是残联对他们的承诺。”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刘芳说。市残联自2010年开始实施“我和你·心连心”励志助学工程以来,共发放助学金651.3万元。

12年来连续4次提标扩面救助标准走在全省前列

两个孩子顺利上了大学,是周长升今年最高兴的事情。

46岁的周长升家住宁津县时集镇,一双儿女都是先天肢体残疾。今年两个孩子同时参加高考,因为学费问题,老周从年初就开始发愁。高考前,时集镇残联工作人员联系到周长升夫妇,告知“我和你·心连心”励志助学政策,鼓励他们申请。“俺家两个孩子一共获助1.2万元,不用为上学发愁了,感谢政府的好政策。”周长升说。

“‘我和你·心连心’励志助学工程旨在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激励更多残疾学生自强不息、奋发成才。”市残联副理事长徐登文介绍。

12年来我市连续4次提标扩面,从残疾大学新生每人2000元提高至6000元,2019年起还将硕士研究生新生、博士研究生新生纳入资助范围,标准分别为8000元、10000元。救助标准始终走在全省前列。

主动作为靠上服务帮残疾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大学四年既是人生新的起点,也是残疾学生融入社会的关键一步。我市残联工作人员主动作为,靠上服务,以县市区为单位,为每一届残疾学子建立微信群,大学四年一路陪伴。

家住陵城区宋家镇的孟慧是肢体4级残疾,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性格内向敏感。填报申请材料时,陵城区残联教救部部长杨晓光便发现了这个问题。 “她对外人的戒备心很强,就像一只小刺猬。”为了帮助孟慧,杨晓光主动与她沟通,经常聊天到深夜。“她在大学里顺利交到了朋友,比以前开朗了不少,我也会一直陪着她。”

在励志助学工程激励下,越来越多的残疾学生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考上大学的人数逐年增加,今年全市共有8人考上硕士研究生、2人考上博士研究生。

一对一指导全方位服务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升

10月8日,在德州市正青春文化传媒公司,负责人窦伟华飞快敲击着电脑键盘,与客户在线上沟通,很快谈下了一单生意。窦伟华幼时听力受损,2019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创业。在多次参加陵城区残联组织的就业创业培训后,创立了正青春文化传媒公司。“是残联工作人员不断鼓励和帮助,让我在创业的道路上坚持下来。”窦伟华说。

作为残疾人的娘家人,市残联不仅跟踪帮扶残疾人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毕业后还积极帮他们推介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搭建供需平台,进行就业一对一跟踪服务。2021年,我市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达86.5%,就业率稳步提升。

□本报记者马乐本报通讯员刘娜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