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绍辉:以优势促转调 以民生增动力 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副市长 董绍辉
    虽然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但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这一个基本判断没有变,这也是我们面对新常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基础。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应把握好以下三方面的重点。
    一、积极开展对接融入,深入推进协同京津冀发展、一圈一带一区等重大战略。一是交通要先行。围绕对接京津冀和济南打造大路网,对接大城市,连通大机场,加快构建对外通达,对内便捷的交通体系。二是提升主城区的枢纽地位。以主城区为中心,完善路网布局,打通断头路,加快实现与各县市区快速公路连接。规划建设横贯四区的快速公共交通线路,开通到周边县的公交线路,加快一体化发展进程。三是以引智促发展。加强与京津地区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借助他们的技术提升我市企业的竞争能力。四是搞好文化对接。从价值、利益、目标等各方面推进文化认同,带动经济社会对接,实现全面融入。
    二、高度重视教育等工作,以民生的大投入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一是利用好上级政策。把国家、省对民生的支持政策变为项目上的真金白银,在提高保障水平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二是切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统筹抓好校舍标准化工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综合改革、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等项重点工作,提升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三是激发社会力量。制定配套政策,优化市场环境,激发社会投资者进入民生服务领域的积极性,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四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在保基本、保运转的同时,集中财力每年解决1至2件民生大事,通过几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提升整体民生事业水平。
    三、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在经济转调中实现由大到强。一是加快转型升级。大田农业坚持稳产量、提质量、保安全,建设覆盖全市的“德州农场”,进一步巩固在全国的领先地位;设施农业坚持高端化、示范化、规模化,辐射带动周边农业产业发展。重点加快畜牧业发展,调整种养结构,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二是深化农村改革。鼓励土地向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流转,为适度规模经营提供条件。加快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组织,为农服务、带农入市、助农增收,引导农民更广泛地参与市场竞争。三是强化人才技术支撑。加快新技术示范推广和新成果转化应用,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实施精准化作业;培植农村电商,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四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中小河道治理、灌区节水改造和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建立完善“旱能浇、涝能排”的农业水网体系。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