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创新点燃发展新引擎

□本报记者 张志宁 本报通讯员 侯刚郑军崔志华
    自主研制的高速电动机,搭载在多款高速电动乘用车、商用车上,最高时速达150千米/小时,续航能力300千米。依靠技术创新,齐河锦程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研发的高速电动机综合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不仅让公司摆脱了在产业低端徘徊的局面,还让产品顺利打开德国、美国等国家的大门。
    创新让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也让齐河县的经济在重围中拓出新路,县域创新越来越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齐河已连续六年蝉联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评第一名,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齐河县要敢于担当责任,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产业创新、理念创新,点燃发展新引擎,努力在适应新常态中引领新常态,打造协同发展标杆示范县。 ”齐河县委书记孟令兴说。
    审视当下,谋划长远,将创新当作发展第一动力
    齐河发展,优势独具。交通密度全国领先,是济南半小时生活圈的重要节点城市,处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核心圈层及西部经济隆起带承接南北的关键部位,又是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县。
    资源禀赋、政策优势令人羡慕,但齐河县委县政府也感觉压力巨大。虽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并实现进位,但排名依然靠后;周边县市谋发展的劲头强,颇有赶超之志。培育新的增长点,领跑协同发展,出路又在哪里?
    孟令兴认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前面,只有在创新上快人一拍、先人一步才能高人一筹,赢得优势,齐河高新产业培育、创新平台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创新驱动发展已具备发力加速的基础,正在实现发展动力的根本转换。
    信心首先来自全县上下实干苦干的精气神。近年来,该县紧盯产业链核心企业、关键环节和上下游配套企业,打造了钢铁冶金制造、绿色煤炭及化工、新能源汽车、铁路装备制造、高端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新材料、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十大产业集群。因为产业集群的吸引,可口可乐、恒天然、中车等多家国际国内500强企业已相继落户。目前,齐河已构筑起创新发展的产业基础,三次产业比例为6.5:53:40.5。
    同时,齐河县以创新的差异化、特色化理念打造专业园区,搭建经济发展的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齐河经济开发区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15位,钢铁冶金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六大产业“凤凰涅槃”,正激发出新的发展活力;齐鲁高新区建成了中关村海淀园齐河分园、山东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成为省会周边最具活力的高新产业聚集区;黄河国际生态城作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已落户重点项目12个、总投资近400亿元,现正加速向国家级迈进;济北高铁枢纽经济协作区依托太青高铁济南北站,围绕高铁经济、
高铁产业正打造30万人的宜居宜业现代新城。
补齐科技创新短板,引导产业结构向中高端发展
“我们自主开发了‘肺音图特征曲线算法’,可以将肺音数据转换成直观的图形,这种可视化的做法属于世界首创。”7月4日,朗朗齐河“肺音”智能诊疗项目负责人辛义存正带领科研团队分析收集到的肺音大数据,改进产品网络功能,实现远程诊断。
    走在国际肺音领域前沿的“朗朗”,是齐河在融入京津冀、对接省会过程中吸引的众多高新项目之一。北京兴汇同维电力巡检机器人、中科院可吸收硬脑膜、中国机械研究院特种金属材料研发等众多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的相继落户,为齐河产业走向中高端添足了动力。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齐河专门承接高新技术产业的专业平台,通过建立中关村海淀园齐河分园、山东省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齐鲁众创齐河创乐堡等创新平台,目前已有凌云空间科技、山大北斗卫星空间技术等37个高新项目入驻。
    在引入“高新”血液的同时,齐河县还精选20余家科技含量高的骨干企业重点扶持,出台稳增长促发展20条政策措施,引导12家企业增加投资60亿元“二次创业”。 (下转A4版)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