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10万亩“吨半粮”核心区用上大数据监测平台

武城10万亩“吨半粮”核心区用上大数据监测平台

苗情虫情墒情一键可知

李冬(右)分析监测平台数据。 记者 徐冬晓 摄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 徐冬晓 通讯员 杨娜)“这块地氮含量太低了……”3月6日,武城县武城镇东小屯村种粮大户李冬正坐在电脑前,通过现代农业大数据监测平台查看农田的土壤墒情、肥力、苗情等数据。

李冬介绍:“过去,田间管理我们都是凭经验,到田里去看小麦的生长。现在有了这个大数据平台,我们的管理更加精准、高效。你看通过大数据平台,能看到氮的含量是每公斤土壤8毫克,这就提醒我们要及时追加氮肥,促进小麦更好地生长。”

据悉,现代农业大数据监测平台是武城县农业物联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项目覆盖10万亩“吨半粮”核心示范区,涉及4个农业合作社,覆盖小麦5000亩左右。

该平台是一个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云渠道、AI智能、大数据等现代先进信息技术成果,以数据监测为技术,远程控制为核心的管控平台。平台可对田间的虫情、作物的苗情、气候的灾情和土壤墒情进行检测,将田间气象站、高清视频监测站等检测系统有序串联起来,科学建立起集运转、预测、预告、预警于一体的归纳监测站。平台为农户种植提供科学建议与指导,提供智能化、自动化的解决方案,做到作物生长动态监测和人工远程精准管理,保证农作物在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

县高级农艺师刘士明说:“有了这套智慧监测平台,这个传感器就像农田的触角,感知环境细微变化,也相当于给田间管理装上了‘千里眼’和‘听诊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及时、准确的监测数据。”

东风吹绿,万物复苏,我市土地迎来新一轮耕作,李冬家2000亩小麦也已经准备就绪。“现在气温上来了,我们要抢抓农时进行施肥。”李冬充满信心。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