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可减损粮食七千吨 齐河每个镇街都建起烘干仓储设施

本报讯(记者 王志强 通讯员 崔志华 朱铭娟)6月15日,齐河县15个乡镇(街道)的16处烘干仓储设施全部投入使用。齐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董永介绍,借助烘干仓储设施,齐河县1年可减损粮食7000余吨。

去年9月,我市启动实施“吨半粮”产能建设,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做好粮食高产增产的“加法”,还要做好粮食减损降耗的“减法”。

“今后的粮食绿色优质高效生产对烘干仓储有着迫切的需求,小麦、玉米收获时节,一旦遇上阴雨天气,因不能及时晾晒发生霉变或发芽,以及晾晒、存储中的损失,以往每年能占到产量的5%左右。”董永坦言,去年秋天连续阴雨天气就给齐河县的玉米收储造成困难。

作为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齐河县从扛牢保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的高度,用工业化思维抓农业,促进粮食生产全链条节粮减损。去年10月,该县投入5亿元,在全县15个镇街布局建设16处高标准粮食烘干仓储设施,率先实现烘干仓储设施乡镇全覆盖,主要用于烘干小麦、玉米。

“这些烘干仓储设施的投用,实现了粮食即收即存储,全县日烘干能力可达10800吨,粮食储备规模达到19万吨。”齐源绿季农业集团总经理李德勇介绍,这些烘干仓储设施由这家国企负责运营管理。

更重要的是,烘干仓储设施还创新应用“物联网+智能化”储粮技术,高标准建成智能化粮库测控平台系统,严控质量,实时监测温度、湿度、虫害等,确保科学储粮、精准减损。

烘干和储存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董永给记者算了3笔账:一是减损账,齐河县通过推行粮食代烘干、代加工、代储存、代清理、代销售服务,实现粮食从地头直接烘干入库,年可减损粮食7000吨;二是经济账,烘干后的粮食比一般粮食价格每斤高一两分钱,还可储存起来择机销售,增加收入;三是节约时间和人工成本,有利于农户将精力从晾晒中解放出来,有助于抢农时。

“一手抓增产,一手抓减损,我们将继续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力夺取全年粮食丰产丰收,打好‘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攻坚战。”齐河县委书记孙修炜信心满满。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