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帘王”黄瓜一年卖出千万元

种植户正在给黄瓜疏花疏果

在夏津,提起“打帘王”黄瓜,家喻户晓;在德州,“打帘王”黄瓜通过德百超市在全市销售,销量领先,口碑优良。多年来,“打帘王”黄瓜主产地——夏津县香赵庄镇打帘王村通过规模发展、技术助力、市场带动,不断推动黄瓜产业发展,形成了“合作社+农户+商超”共赢局面,打帘王村也获评省“一村一品”示范村。

“打帘王”黄瓜每斤高出市场价30%

打帘王村村子不大,有500口人,600亩耕地。这里水好土好,十分适合蔬菜种植。“大自然给我们恩赐,我们村的水是甜水,土是‘白糠土’,如果是一样的品种,一样的管理,种出来的黄瓜口感就是好,脆甜脆甜的。”村党支部书记、打帘王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为财说,早在25年前,利用这一优势,村子里就发展蔬菜种植,截至目前,全村共建起了60多个春秋棚,20多个冬暖式大棚,还有七八十亩大田菜,一年四季都有蔬菜产出。

村里的所有耕地都种上菜,很多村民都富了起来。村民王庆国种有2个冬暖式大棚,每年从8月到来年5月种两季黄瓜,平均年收入七八万元;村民赵清平只种着一个3分地的春秋棚,一年收入也有一两万,还不耽误外出打工。

“我们村的黄瓜从来不愁卖,黄瓜品质好,供不应求,因此价格卖得就特别高。”王为财介绍,在市场上,“打帘王”黄瓜比其他黄瓜每斤价格高出30%,春节前后,很多商贩慕名而来,收菜的汽车堵满村口,高价买菜。

从育苗到管理“老农民”成为种菜专家

“我们村的黄瓜口感特别好,除了水土好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村民种植技术高。从育苗到田间管理,村民们凭借25年的种植经验摸索出来,并经过多年实践,我们‘土生土长’的种植技术可以更好地保证黄瓜的口感。”王为财说。

产业起步时,村党支部从寿光请来技术员进行农技指导。那时候,村民们的学习劲头特别足,从地里忙活一天后,还都赶到村委会去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就积极请教。渐渐地,每个瓜农都成为行家里手,自己钻研着利用无土栽培技术进行育苗,育出了不嫁接的自生壮苗;自己配制出“油浆”“黄豆”等有机肥,按比例施肥,保证黄瓜生长好又无公害;发展了大棚黄瓜冬春两茬种植,巧打黄瓜上市时间差。如今,打帘王村的农民不仅种出来顺直、皮薄、肉嫩、绿瓤、香脆的黄瓜,个个还成了有技术、懂管理的“新农人”,被周边村的种植户请去当老师。

注册品牌农超对接抱团发展让产业再上台阶

“要促进产业进一步发展,我们必须抱团前进。”王为财说,10年前,在夏津县农业农村局和香赵庄镇政府帮助下,该村成立了打帘王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土地共500亩,统一改造建设了“山东V型蔬菜日光温室”,注册了“打帘王”“香赵”品牌。

“成立合作社后,我们相继建立了模式化设施蔬菜栽培管理技术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与济南、德州的大型超市对接,减少销售流通环节,更好地实现农民增收。”王为财说。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合作社荣获山东省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打帘王黄瓜被国家认证为绿色食品,合作社年产黄瓜2000吨,一年能卖1000万元。

□本报记者袁芳本报通讯员邓美平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