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城街道5个“三无”小区有了“红管家”

网格员入户走访听取民意

“才1个来月,小区就换了模样,墙体粉刷一新,卫生死角清理了,私拉乱扯的电线也捆扎住了,还设置了宣传栏。 ”9月18日,谈及小区短时间里的变化,家住晏城街道丝绸温馨家园小区的居民马洪平感慨道。

马洪平居住的小区始建于1992年,是丝绸公司家属院,100余人居住,随着2003年公司破产,小区无人管理,成了“三无”小区,私占停车位、垃圾乱堆乱放等现象随处可见。

在马洪平眼里,小区大变样是从今年6月份开始的:小区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成立了“红管家”党支部,由支部书记与小区4名党员组成,这成为“脏乱差”到“舒适美”的转折点。

“‘三无小区’治理关乎民生,直连民心,更是对新时代党的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的考验。群众的事无小事,唯有始终从群众的所思所盼出发,坚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和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时时处处为群众居家生活解难题、办实事。 ”晏城街道党工委专职副书记董斌说。为彻底改变辖区“三无小区”无序管理的状况,晏城街道以打造党建引领下的“红色物业”为抓手,积极探索“三无小区”治理,实现“三无小区”转化升级,达到“有党的组织、有管理队伍、有人防物防”的目标,有效破解了“三无小区”治理难题。

按照简便灵活、方便管理的原则,晏城街道分类施策,对“三无小区”正式党员在3人以上、各方面条件具备的,单独建立“红管家”党支部;正式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按区域相邻、位置相近的原则,建立功能型党支部,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目前,该街道5个“三无小区”先后成立“三无小区”党支部,实现党组织和党工作的全覆盖。

同时,在城区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推行“红色物业”治理模式,借助疫情防控中“让党员群众唱主角”的理念,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按照先行试点原则,在30个示范小区率先建立了“红管家”党支部,采取物业公司党员、党员网格员、党员楼长及楼道长“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办法,为每个支部配备3至7名支部委员,推选出支部书记;同时,按照“五有”标准,依托小区公共用房、物业用房,为30个“红管家”党支部配备了党员活动室和“4+X”议事厅,建立了“‘红管家’党支部、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业主代表)、共驻共建单位+X”的议事协调机制,每月逢五由社区党组织协调各方,对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协商,最后交由物业公司和涉及单位限期办结,实现了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的同频共振。

□本报记者黄晓龙本报通讯员王业婷魏善臣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