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产业思维激扬澎湃动能

聚焦聚力推动产业高端化、集群化、链条化——

禹城:产业思维激扬澎湃动能

本报记者 任立松 本报 通讯员 李丽峰 赵帅

一台4兆瓦的风电整机,重量可达105吨,其中主轴占了近6成的分量。过去,生产风电主轴的通裕重工却拿不到一台整机产值的2成。长期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一度是制约禹城制造业的瓶颈。

眼下,随着通裕重工联姻东方电气组建了东方电气(山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携手打造东方电气北方总装基地,整机“禹城造”的根基更加坚实,这一“卡脖子”问题迎刃而解。

通裕重工从产业链、价值链低端向高端的攀升,正是禹城围绕打造高端制造业新城,强势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的缩影。

在禹城市委书记,德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滕海强看来,抓工业也必须有“整机”意识,要跳出单个项目抓招商,跳出单个企业抓产业,顶层设计、持续发力,延伸产业链条,培植壮大主导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

刀片要薄、针尖要尖始终保持聚焦主导产业的定力

工业强市战略航向锚定,禹城上下摩拳擦掌谋发展,禹城市委、市政府鲜明提出:争做“活力德州、智造名城”建设的排头兵、先行者。

山东省规划了“十强”产业、德州市确定了“541”产业体系,落实战略布局,全线出击还是重点突破?

禹城决策层认识清醒:必须整合要素资源,朝着可以形成配套、形成集聚的优势主导产业集中发力,构筑规模化特色产业集群。

刀片要薄、针尖要尖。对比“541”产业体系,禹城将此前确定的“6+5”主导产业再浓缩,确定了“4+X”产业体系,“4”即高端装备、医养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X”即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潜力产业。

主攻点确定之后,禹城再聚焦、再深挖,向产业链高端要效益。

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主攻整车和整机。走进松果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现场,高大气派、占地5.9万平方米的1号总装车间已经交付使用,旁边特种车总装车间、商用车总装车间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压力,松果新能源汽车依然步伐铿锵:三电系统特别是与三星SDI合作、全球能量密度最高的电池包产品下线,与意大利合作的超级跑车项目造型设计已锁定数据;5月19日,松果成为巴基斯坦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合作者,6月18日,与韩国双龙汽车等企业举行战略合作网上签约,采用松果标准、松果品牌开展产能合作。不久的将来,一个集聚上下游60余家企业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条将在这里形成,新能源汽车整车“禹城造”将走向世界。

在医养健康产业将主攻终端和品牌。一个占地仅有1亩、成立仅8年的功能糖产业“小个头”——禹城恒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深耕终端和品牌,已经展现出勃勃生机。“我们研发的无糖砂糖,与普通砂糖的口感接近度达到95%。”禹城恒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峰告诉记者,他们的产品主要面向蛋糕烘焙等终端市场,推出的“匠溢”牌无糖砂糖在天猫同类产品排行榜上稳居第一。去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成为禹城市规上企业的一匹黑马。

在新材料领域主攻尖端和前沿。在禹城市占地800亩的城投柒零新材料产业园内,分布着钛合金园、硬质合金园、连续纤维园3个专业园区,可入驻项目30个以上。一家家企业虽然规模不大,却全部瞄准行业尖端科技、国内空白领域。由陈立泉院士领衔的北京中科海钠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高性能钠离子电池,在储能和低速电动车市场空间无限;北京微铭科技有限公司航天热控产品、卫星热控服务占据着国内80%的商业航天热控市场;北京金宇顺达科技公司生产的新型钛合金材料,在优于同类型产品基础上,成本降低了25%;北京驰宇空天技术发展公司的新型复合材料填补国内空白。

顶层设计、照图施工构建产业沿链聚合的落地体系

在禹城,记者听到了一个颇为形象的比喻:如果把产业看作一栋大厦,项目就是一块块砖石,禹城招商干部不是简单地“搬砖”招商,而是心中有一张清晰的大厦图纸,顶层设计、照图施工,自然结果不同。而这张图纸,就是禹城市围绕主导产业建链、补链、强链后形成的产业链集群。

确保方向不变、焦点不散、靶心不偏,禹城市全力构建了务实高效的项目推进体系。

挑选项目有策划。禹城市制定了项目谋划策划会议制度,一个项目能否落地,先交给职能部门、专业招商团队、企业家、专业招商机构集体论证,不能与主导产业形成链条的,一概否决。

产业链上设“链长”。德州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以后,禹城市结合主导产业第一时间与德州市各产业链“链长”深度对接,由各产业招商办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重点产业链“链长”,围绕链条图纸,精准施工。

单个项目有“经理”。禹城市在推进项目建设中发现,一个产业点多面广,一个“链长”很难面面俱到,于是,禹城创新建立“项目经理”负责制,指定一名干部全程盯靠、督导、服务,制定考核办法、完善正向激励,在项目一线培养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的干部人才队伍。与此同时,将列入项目经理制的项目从洽谈到竣工分解为21道“工序”,每完成一道“工序”标红旗示意,所有项目一张图表、上墙排名,倒逼干部动起来、跑起来。今年,禹城市实施“项目经理”责任项目49个,总投资483.14亿元,9个项目完工超70%。

沿链聚合项目,要素供给是关键。将项目落地的各项因素握指成拳、优化整合,禹城市在原有园区基础上,规划新建了新材料、医药、食品、交通装备等4个产业园区,新项目优先进专业园区,加速产业链条集聚、抱团。

一个健康的经济体,既离不开引领发展的“高大上”,也离不开富民强农的“小而美”。

驱车行驶在伦镇创新创业园,恍惚间如同走入江浙地区的工业园区。一排排高标准厂房高高耸立、园区道路四通八达。

过去,伦镇最大的一家企业,是一个濒临破产的砖窑厂,年纳税不足10万元。在禹城市各项排名中,伦镇一直排在末尾。但是,自从启动乡镇产业园建设以后,伦镇利用短短2年时间,就成为禹城市乡镇的排头兵。

伦镇抢抓禹城市被列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县市的机遇,全力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利用宅基地改革政策收回的闲散地和废弃宅基地置换土地指标,推进僵尸企业和闲置沉睡资源盘活,整合土地1000多亩。

瞅准济南雕刻机产业外迁的时机,伦镇积极靠上、精准对接,以“工业地产”模式,高标准建设厂房,项目方“拎包入住”,企业搬迁的“空档期”可压缩到1个月。目前,已引入28家数控机械设备企业,形成从零部件生产到数控雕刻机整机组装的全产业链条,从精密机床零部件加工到整机出厂全部在园区完成。眼下,伦镇已启动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全部达产,年可实现产值15.48亿元。

在伦镇党委书记周蕾看来,乡镇产业园既是专业园区的补充,也是禹城经济发展的二级梯队。“既壮大了乡镇的财源,也解决了群众就近工作的问题。 ”周蕾告诉记者,伦镇创新创业园已吸纳周边20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月平均工资可达4000元,其中,三成以上是首次就业人员,收入水平大幅提升,是实打实的富民之举。

截至目前,禹城已建设乡镇产业园10处,可吸纳万余名群众就近就业。数据显示,禹城市近3年居民储蓄增长幅度高达55%。

要素跟着产业走,服务围着产业转打造高质量的产业发展生态圈

市场主体新增数量的多少,是观察一个地方经济活跃度的重要指标。禹城市的数据令人眼前一亮:自2018年至2020年6月底,禹城新增注册企业4610家,其中,工业企业达483家,仅今年上半年,就增加了125家。看成色,质地优良——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木制品加工、新能源等行业达367家,占比76%。

经济活力奔涌,离不开禹城市高质量的产业发展生态圈。禹城市明确提出“要素跟着产业走,服务围着产业转”的理念,优化资源要素供给,全面升级产业生态。

要素供给诚意满满。出台《招商引资项目土地供应实施意见》,创新“国企+园区”模式,围绕产业发展,规划专业园区,以国有企业为主体,提供标准地、标准房,由“项目等地、等厂房”变为“地、厂房等项目”,大幅压减项目建设周期;加大金融投放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投放力度,规范实施困难企业破产重整、债务重组,以更大力度破圈断链,不良贷款率下降至2.2%,实现了银行企业“双减负”。

营商环境便捷高效。深入推进“流程再造”“一次办好”改革,在禹城市公开市长电话、市长信箱,在行政审批局设立投诉箱,在服务窗口设置评价器,全方位接受市场主体和群众监督。项目审批全过程推行“三清四办五心”服务,“三清”即咨询服务一口清、材料发放一手清、受理审核一次清,“四办”即材料齐全马上办、材料不齐指导办、重大项目跟踪办、紧急事项加班办,“五心”即静心、热心、细心、耐心、专心,提升审批服务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和便利化程度。全面推行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制度,能豁免环评手续的豁免,能当场批复的当场批复。将水资源论证报告表评审有原来的现场会议变成专家函审,让企业少跑腿。

久久为功,胜果初显。今年以来,禹城市备案项目88个,新开工项目54个,到位资金26.29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10.92%、营业收入增长17%。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