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国资委派驻村支书获群众称赞:张书记让俺村大变样

□本报记者彭彦花本报通讯员黄浩珉

“道路硬化了,画了文化墙,广场铺好了,更重要的是村里有了多项收入,自打张书记来到后,俺村大变了样。 ”10月9日,临邑县临邑镇东苏庙村村民66岁的徐永涛对记者说。

徐永涛口中的张书记,是今年2月份从省国资委到东苏庙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张慎。上任后,他致力于加强党组织建设、美丽乡村、村集体经济增收等重点工作,多半年时间,取得明显成效,得到群众认可。


应诉求,办实事赢得群众信任


来东苏庙村之前,张慎虽然早有心理准备,来之后却发现,实际情况比想象中要复杂的多:村内没有产业,集体经济无收入;废弃宅基地和历史遗留问题多,村里一直未能建立稳定的党支部等等。

张慎心里明白,想要获得认可,就要为村民切切实实地办实事、办好事。为此,他对东苏庙村进行了深入走访调研。根据群众诉求,他协调资金为村里新建了1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购置了健身器材,满足村民的休闲娱乐需求;为村里粉刷墙面1万余平方米,并绘制了文化墙,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清淤沟渠3000余米,新建灌溉水井4口,让东苏庙村582亩耕地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丰收。

根据群众苦恼的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攀比现象,张慎引导村民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改成红事大锅饭,白事酒席“一碗端”;以前结婚当日宴,二日回门宴,三日酬客宴,要连着铺张三天,现在都简化成了一天,并且改成办流动酒席,300多元一桌,村民对此竖起了大拇指。

张慎还联系县中医院为村民义诊;邀请文艺队伍下乡义演;每天早出晚归帮村民浇地、耕种、收庄稼;到村民家走访,聊天、拉家常。在他的推动下,村风村貌焕然一新,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人们对张慎刮目相看。“没想到这个年轻书记给俺们村办了这么多实事好事,真不赖! ”村民如是说。


强班子,聚人心促进乡村振兴


“变化太大了!开会时,党员能提前到会了;曾经叫不动的群众代表,现在能踊跃参加;过去暮气沉沉的会场,现在讨论得热火朝天。 ”村妇女主任崔秀萍说。

以前东苏庙村党组织建设偏弱,6年换了5任村党支部书记,2017年换届选举,村里17名党员愣是没有选出合格的当家人。张慎说:“没有一个过硬的好班子,村里就甭想发展。当务之急就是把散乱的班子‘拢’起来,把服务群众的能力提上去。 ”

经过深入走访,在党员群众推荐的基础上,张慎顺利组建起了村“两委”班子并发展后备干部2人。为提升班子凝聚力,他们规范村“两委”例会制度和学习制度,每月至少召开2次党员、群众代表会,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张慎认真记录,及时反馈。同时张慎多次组织村“两委”班子和党员代表到附近先进村庄取经,学习他们的基层党建经验和发展思路。


换思想,提意识探索产业脱贫


东苏庙村街道两侧有大片的闲散地、废弃宅基地,杂草丛生。张慎决定在发展边角经济上做文章,统一开发种植经济作物,并交给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打理,这样既可以增加贫困户和集体收入,又可以美化村居环境。

为顺利推进边角经济,张慎带领村干部、党员和部分群众到几个沉睡资源开发利用先进村参观学习。效果立竿见影,通过参观学习,之前反对拆除旧房的冯维焕老人主动清理了倒塌房屋。经过整理废弃宅基,东苏庙村共开发利用边角地40余亩,用于种植易于管护的樱花等经济作物。回收坑塘10余亩,计划明年发展“旱藕+鱼”养殖项目。

同时,围绕产业发展,张慎积极引进产业项目,目前已有9个项目达成协议,涉及服装、电子、食品加工、种植养殖等多个行业。其中,投资240万元的养猪场今秋已启动建设招标,该养猪场可以存栏生猪2400头,投产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租金24万元。“说一千道一万,让群众脱贫致富,腰包鼓起来,才是扶贫的真谛。今后我们将积极探索产业脱贫路径,抓好产业扶贫,努力拓宽村民增收的源头活水。”对于明年的工作,张慎充满了信心。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