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后仓村——“文化拜年”倡树文明新风


  2月16日,大年初一,在宁津县时集镇后仓村文化广场,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拜年”正在热热闹闹地进行,踩高跷、舞龙灯、舞狮、锣鼓秧歌,小品、相声、红歌赛,全都是本村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不仅洋溢着农家风情、乡村记忆,还寓教于乐宣传了十九大精神,倡树文明新风尚。
  “以往过年,外出务工的村民回来聚在一起,无非就是喝酒打牌,今年村里搞‘文化拜年’,大家一致赞同。村民们一起练舞听戏,增进了感情。年味浓了,村风民风好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更红火更精彩。 ”村党支部书记王玉池说。“头通鼓、战饭造,二通鼓、紧战袍,三通鼓、刀出鞘,四通鼓、把兵交……”93岁的王思正老人全家上台、四代同台合唱了京剧《定军山》选段,如此难得一见的“豪华阵容”,让村民大饱眼福。王思正说,今年是后仓村第一年搞“文化拜年”,献上《定军山》,图个“一战成功”的好彩头,以后只要身体允许,他还会登台,唱京剧、传国粹。
  后仓村民俗文化表演已经有150年的历史,在后仓村,男女老少人人有一手,女人舞龙灯、60岁老人踩高跷、6岁娃舞狮,这一支“文化拜年”演出队伍,有100余人,很多演员身兼数职。后仓村不仅在本村进行“文化拜年”,还到县城、附近的乡镇村庄,唤起大家对民俗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收获久违的年味儿。有不少民间绝技、民俗活动等,也经由“文化拜年”的舞台,重新焕发了活力。
  村民宋红兰今年55岁,是舞龙灯队伍的“龙头”,她说:“儿子在外打工,过年回家总喊没意思,今年回到家,为我们敲鼓助兴,直说回来不想走了,还说我越跳越年轻了。 ”高跷队的王晓敏今年10岁,平时住在县城,趁回老家过年的机会也上台表演了一把,“这样的春节真有意思,同学们都羡慕我,明年我还要回来学舞狮。 ”“见我们搞‘文化拜年’,其他村庄的村民有的也想加入我们的队伍。 ”王玉池说,“我们的表演队就是要弘扬时代新风,把咱老百姓红红火火的好日子唱出来,让农村的舞台活起来。 ”
□张兆坤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