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的年俗

市民在德州市中心广场跳起大秧歌(资料图)张瑞摄

省级非遗项目—跑驴(资料图)陈贵芝 摄

□本报特约撰稿人王德胜

德州因黄河而名,也因运河而兴。秦汉至明清,德州“八易其名”“六移其地”(清康熙《德州志》卷一),大禹文化、龙山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并存,民俗活动兼容并蓄,而备年、过年、忙年的“年俗三部曲”,更是多元文化碰撞融合的突出表现。

备年

“小子小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一到,忙碌的备年就开始了。这天德州人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民国《德县志》记载:“合五谷枣果煮粥,名为腊八粥。”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不少农家也喜欢吃腊八咸粥。腊八这天,德州人都习惯腌腊八蒜。腊八蒜大多用紫皮蒜和米醋,德州的腊八蒜只送不卖。原因很有意思:蒜与算同音,早年间,商家都是在腊八这天结账的,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就有“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一说。卖蒜的一吆喝,欠债的一哆嗦,让人感觉不好。

备年最重要的仪式是“过小年”。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民国《德县志》记载:“祀灶神,曰辞灶,祭品必用饧瓜、黏糕,久已相延成俗。”这一天,老百姓把供奉了一年的灶王像焚化,这叫“灶王上天”。焚化前要在灶王的嘴上抹些糖瓜,意思是让灶王爷甜甜嘴,“上天言好事”,等待“回宫降吉祥”。按老德州的习俗,家里妇女不能祭灶。家人在外,还没赶回家过年的人家是不辞灶的,怕把在异乡的亲人辞在外面,所以就有小年之前赶回家的习俗。

过了二十三,诸神上了天,至除夕才迎回,期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娶媳妇、嫁闺女不用择日子,又称“赶乱婚”。民谣“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说的就是赶乱婚的习俗。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可见,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是依赖民俗进行调节的。

过了小年到年三十,围绕“备年”天天有具体安排:“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贴倒酉,大年三十熬一宿。”而采购年货,多是在大集上完成。

德州集市多。乾隆《德州志》卷四《市镇》记载:“明洪武初,州治在河西。永乐九年,移州治于卫城拓集,四方商旅分城而治”,有了大市、小市、柴市、马市、羊市等十大集市,远一些还有北乡的拓园镇(今桑园)、南乡的甜水铺(今平原境内)、东乡的边临镇(今陵城区境内)、王解、新安、东堂、土桥、王蛮等,不同的地方,赶集时间也不一样,基本上都是错开的。

南门外每天一集,也叫早市。这里街道两旁大车店、商铺林立,赶早进城的农民就住在城外大车店里,等待开城门,有的就是带着自家的鲜菜、鸡蛋、柴草或者杂粮来早市上卖,换点生活用品。由于价格便宜,市内和乡镇摊贩,纷纷来早市趸货。城隍庙和药王庙庙会是德州城最热闹的两个大集。期间各路商贩云集、布帏如林、货物琳琅,打把式卖艺的、算卦相面的,生意红火。赶集人听书看戏、求神拜佛、买卖商品,各有所需。康熙年间诗人冯廷櫆曾形容其盛况:“柴市东头古道场,乘春儿女兢焚香,茶坊酒肆芦棚下,高唱吴歌赛药王。”

德州一般都是五天一集,因此腊月二十六就是年前最后一个大集,最热闹。旧时交通不变,四里八乡的进城赶集,从几天前就要开始盘算,拿多少钱,买哪些东西。进城的当天,天不亮起床,全村人结伴而行,男人们推着独轮车,妇女们挎着篮子,一路说说笑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年忙到头,这时候的人们手头最宽松,也最舍得。村里那些热情的媒婆,最喜欢带上年轻的姑娘小伙,在年集上相亲。双方都穿得整齐一新,在某个角落里见面。

民间的讲究中,过年期间的很多禁忌与餐具损坏有关。因此,一进腊月门,勤快的主妇们就开始清理一年来破旧的锅碗瓢盆、桌椅板凳等,就盼着赶年集,“过年添碗添筷吉祥”,有“添人加口”的寓意。赶年集要买猪肉。“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过去,老百姓日子苦,家里人多,因此过年吃好吃的,成为很多孩子的向往。吃“年肉”讲究要吃红烧肉,预示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到了今天,这个习俗依旧没变。赶年集要买只鸡。“腊月二十七,杀只鸡”,“鸡”同“吉”,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这天杀鸡,讲究只能用公鸡,因为要取漂亮的外观和其雄赳赳的气派。杀好的鸡,留到除夕晚上的年夜饭上吃,吃的时候必须是整只,不能切块。而且,除夕夜不能吃完,要留一点。这天,德州市面上卖得最好的还有“粽子”,有大枣的那种。老一辈子说,新婚一年无子的夫妇,除夕夜要吃两个粽子,不能用手拿着吃,要用筷子夹着吃,寓意“快种子”。

最忙碌的是大年三十。有三项重要的习俗。一项是贴春联。一般在大年三十上午。春联种类多讲究也多。例如水缸上面贴鱼画。过去老德州人喝水一般都从运河里挑,家家有口大水缸。在水缸的上方的墙上贴年画,一打开水缸,就看见倒映在水里面的鱼在游动,取“连年有鱼”之意。倒“酉”也少不了。酉是象形字,意为盛稻谷的容器,又有果实成熟之意,象征丰收富裕,家里放钱粮的地方,就贴上一个。旧时商家的钱柜上都贴个“酉”字。一项是“发钱粮”。祀拜供奉的天地神灵及家中的财神、宅神、灶神、井神以及过路的神仙。一项是“布灯”,意在驱除黑暗,换来光明,增加节日气氛。旧时德州人院子里多种枣树,最高处要挂灯笼,这是姜子牙的牌位,他是灯笼神,也是光明神。“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求得祥光普照,恶煞不进家门,这也是德州人年俗方式的一个创造。

过年

这个过程,从年三十开始,会一直持续到二月初二。

大年三十又叫除夕,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为中心。民国《德县志》中关于除夕的记载,有五项主要内容:辞岁、接神、撒岁、守岁和宿岁。

辞岁。“卑幼叩拜尊长,曰辞岁”。年三十,家人叩拜尊长互祝平安,亲友间拜谒祝福,叫辞岁。归来后,沐浴更衣,就开始准备祀祖祀神的事情了。

接神。《德县志》记载:“家长率卑幼赴门外焚香奠酒,曰接神。”这反映出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对美好愿望的期盼。仪式在年三十的中午举行。除了接神,德州民间在年三十还要接自家祖先回家过年,俗称“请爷爷奶奶”,感恩祖先的血脉沿袭。民间敬奉祖先的主要形式是供奉“牌位”,供奉范围一般只限于直系五世以内。旧时在接、送神之间的这两天内,有诸多规矩,诸如:不能扫地,怕迷了祖宗眼,怕把财宝扫没了;不能打水,怕惊动了龙王;出嫁的闺女不能回娘家等。

撒岁。院内都洒上芝麻秆之类的东西,人们踩上之后“噼啪”作响,踩的人越多,踩得越碎越吉利,德州人称之为“采岁”。初一拜年的人来人往,也都说着“采岁”了,芝麻秆和许多秸秆都是一节节的,寓意时节登高,增福增寿。

守岁。除夕有守岁的习俗,一夜灯火不灭,人们共同度过新年交替时刻,有守住丰收果实之寓意,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吃年夜饭一定要有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饺子象征团圆,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意。在德州,大年初一、初二的饺子要在三十下午和晚上包出来。水饺一般包三种:一种是素的,祭神用和除夕夜、初一吃,寓意一年素素静静、平平安安。白菜、粉条、豆腐是饺子馅最主要的三大件,白菜寓意“发财”,粉条寓意“长长久久”,豆腐寓意“都福”。另一种是验岁的,其中一个饺子包上硬币,初一早晨吃,谁吃到谁有福,表示“新的一年有钱用”,这种习俗称“验岁”。第三种是荤的,肉加菜调馅,谐音“有财”,初二送神后才能吃。“大年三十吃饺子——没有外人。”说的是年夜饭的饺子是亲人团聚的象征,是没有外人在此居住和吃饭的,这时候,也没有外人去别人家串门说事干扰别人家过年的。旧时连出嫁的姑娘也不能在此时回娘家。

宿岁。与守岁的含义类似,除夕夜家人团聚,酣饮言欢迎新年。《德县志》中援引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进行了解释:“岁暮,家家具殽蔌,谓之宿岁。”

大年初一一早,先放爆竹,叫作“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拜年也开始了,一般持续到二月初二“龙抬头”。

过年走亲戚从正月初二开始,次序大体为先是外甥走姥姥家,闺女携婿走娘家,然后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况外,都要回拜。民间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节”之说。走亲戚要带礼物,不同时期的礼物有所不同。到了离开亲戚家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亲戚不能把客人带去的礼物都倒尽,而是从中拿出一两样,再把自己家的稀罕东西添上一两样,以示敬意。“笼笼来,笼笼去,离了笼笼断了气”,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期间,最重要的就是正月初四回娘家,除盛宴招待外,娘家回赠的年糕是最贵重的礼品,寓意让女儿的生活越过越高。

旧时德州拜年还有很多说法。如: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妇女须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正月十五,新媳妇要躲灯等等。

最热闹的就是元宵节,德州城四门披红挂彩,主要街道上的商行、店铺修整一新,沿街官衙、工商各界门前张灯结彩,争奇竞巧。《德县志》记载:“民众喧阗,夜行不禁。”民间有个俗话:“西南的杠,东北的鼓,要看花灯到处有。”“西南的杠”是指武城、夏津一带的民间舞蹈花杠舞。最有名的是武城县南屯的花杠,当地有“东屯的家鼓,南屯的杠,杨庄的扎彩匠”之说。花杠舞最初形成于迷信祭神活动中,后来,这一喜庆的表演方式保留下来,形成了以南屯村为轴心的联合抬花杠队伍。如今,抬花杠为省级非遗,是元宵节上最受欢迎的节目。“东北的鼓”,是指陵城区、宁津、临邑一带的鼓舞,如陵城区的蹦鼓,临邑的旋鼓、扇鼓,宁津的弹鼓等,更有遍布乐陵、临邑、陵城区、宁津的鼓子秧歌。每年一进腊月门,村子里主事的就开始张罗,拉队伍、编花样、反复练习,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晚上,联灯的村庄沿路布灯,午夜不休,为的就是把邻村比下去,给村子争个好彩头。“要看花灯到处有”,说的是花灯舞在德州分布广泛。著名的有宁津的荷花灯、平原的七巧灯、德州市的云灯、临邑的扇灯、齐河的绣球灯、乐陵的莲花灯等。

德州因漕运而兴,民间乐舞对此有突出表现。北厂狮子、小锅市高跷据说是随着漕船由通州传过来的,当时,每年三月开漕、十月停漕时节都要表演。当年乾隆南巡过德州,北厂的舞狮和小锅市的高跷都曾出城迎送。其他诸如德州跑驴、武城的标字旗、平原的牛斗虎、禹城的二人摔、乐陵的轧蔑子、宁津的小风流、夏津的棒槌舞等,也各具特色。

旧时德州还有个接北厂奶奶驾拜年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北厂奶奶驾去南关街上的玉皇阁、泰山行宫拜年,神龛由北厂的道士、尼姑和村民抬着。前有旗、牌、伞、扇仪仗队,后有舞狮秧歌,一路吹吹打打,热闹非凡。队伍行进的路线,基本上也是德州城内商家最集中、人气最旺的地方,沿途街巷,商铺里的善男信女摆设供案迎接,庙观里的和尚道士在街边设置道场,鞭炮此起彼伏,场面隆重壮观,城内城外人山人海,此活动一直延续到“民国”后期。

元宵节在正月十六达到高潮,女人们抛开家务,或回娘家,或带着孩子逛庙会赏花灯,或结伴外出游玩,且见桥必过,叫“走百病”,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民国《德县志》记载:“既望,曰耗磨日,妇女不事事,咸出游,谓之走百病”。

忙年

“千忙万忙,不能误行。”过年不能忘正事,地里的农活,铺子里的生意,岁时节令民俗都不敢疏忽。

在德州,立春节气有“打春牛”的习俗,俗称打春。“春牛”,用柳木、玉米秸秆做骨架,上一年冬至过后取土塑成。每年立春这天,人们到近郊麦田里,用柳条鞭子击打春牛,意在唤醒冬闲的耕牛,开始春耕,迎来一年的丰收。

占岁,俗称看年景。旧时人们通过观察正月里的头几天的天气,来预测本年度的年成,据说该习俗来源于西汉东方朔的《占书》,后来发展成一系列的民俗活动,德州有俗语:“初一的高粱、初二的黍,猫三狗四,猪五羊六,七谷八麦,九果十菜。”德州人尤其注重初八的天气,因为这一天决定麦子收成。如果这天早上晴收早麦,下午晴则收晚麦,这天全天晴空万里,大家就知道今年的麦子一定是大丰收,人们相互庆贺好年景。

做生意的格外看中正月初五,民间习惯称为“破五”“送穷”,老人们忌讳这一天串亲访友,也不准串门。过了这天,传统概念里的过年就算结束了,诸多禁忌讲究也解禁。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接财神”要抢,很多人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就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摆上羊头与鲤鱼了。羊头有“吉祥”意,“鱼”与“余”谐音。接了财神,还要摆宴席,往往吃到天亮。

对于庄稼人来说,二十五“打囤”最重要。民国《德县志》记载:“二十五日为填仓日,前一夜以灰画地,名曰打囤”。打囤前一天,人们会烙油饼或者做合子吃,谓“铺囤底”。打囤这天包饺子吃,谓“捏囤沿”,还吃枣糕,叫作“扬风糕”,寓意好日子年年高。打囤第二天,蒸馒头或者窝头吃,谓“蒸囤尖”。这一天,农家把自家养的鸡放出来吃在院子撒下的杂粮,让过年这些圈起来的鸡饱餐一顿美食。这一天,讲究喜进厌出。囤里要添粮,缸里要添水,各家各户都不向别人家借东西,即使有来借的也委婉拒绝。农民卖粮也忌在这天,但粮店收购粮食却喜欢在此日,很多粮店要摆酒设宴,对前来卖粮者热情款待。

农历二月初二,是农耕文化下的传统节日。“二月二,龙抬头,大沟小沟水常流。”人们希望通过对龙的祈求行为来实现降雨的目的。董仲舒在其《春秋繁露》中就有舞龙求雨的记述。这天,家中有很多忌讳,比如妇女禁做针线活,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怕伤到龙的眼睛;不可以去运河去挑水,会惊扰龙;不能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

二月二,德州人有吃烙饼、吃合子、吃炒豆、吃和菜的习俗。合子寓意和和美美。干锅炒豆子叫“烧蝎子爪”,消灭害虫之意。很多家庭用豆芽、菠菜、白菜、粉丝等拌凉菜吃,“二月二拌和菜”,寓意家庭和睦,素素静静。相传这天是土地公公的生日,旧时德州人会敲锣打鼓放鞭炮,到土地庙烧香祭祀,乾隆《德州志》卷五《坛庙》记载:“土地庙在州署内,二月初二祭。”

过了二月二,万物复苏,春耕开始,这年就算正式过完了。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