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四九 冻破碓臼


  

□朱殿封
  从小寒到谷雨,4个月8个节二十四候,古人在每一候内开花的植物中,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植物代表这一物候,称之二十四番“花信风”。小寒有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雊。”
  “小寒大寒,滴水成冰”“三九、四九,冻破碓臼”。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由于2020年农历闰四月,所以小寒节气不在农历十二月,而是在十一月二十二日(阳历2021年1月5日)。
  小寒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三九、四九处于“两寒”之中,北方地区土壤冰冻,河流冰封,白雪皑皑,是全年最寒冷的时段,说是冷到极至也不算夸张。这时节,风刀子将冷空切割成条条缕缕,麦苗、枯叶上布满严霜,老砖井清晨喷吐着袅袅白雾,土路面冻裂出一道道裂璺,房檐下倒挂着晶莹剔透的冰凌。田野里走兽隐藏少动,枝头上鸟儿藏头缩脖,庭院里鸡鸭蜷腿收爪,栏圈里猪羊拥挤在旮旯。小寒节气那叫一个:冷。
  小寒有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雊。”意思是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小寒阳气已动,大雁将避热而北回,且是老雁先行,小雁后随,至立春后皆归矣。留鸟喜鹊因感觉到阳气而开始噪枝筑巢,准备繁育后代。雉是野鸡,文明之禽,阳鸟。雊,是雌雄同鸣,雉感受到阳气的生发而后鸣叫。《七十二候歌》曰:“去岁小寒今岁又,雁声北乡春去旧;鹊寻枝上始为巢,雉入寒烟时一雊。”
  小寒三候,以3只禽鸟说物候现象。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中,有四候与大雁有关,分别是:雨水二候候雁北,白露一候鸿雁来,寒露一候鸿雁来宾,小寒一候雁北乡。白露和寒露时鸿雁从北往南飞,小寒和雨水时鸿雁从南往北飞,“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大雁是禽中之冠,被视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俱全”的灵物。雁有仁心,雁群中总有老弱病残,不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打食,其余壮雁便为其养老送终。雁有情义,雌雁雄雁相配,其中如有一雁病亡,另一只雁便至死不再找伴侣。雁有礼仪,飞行中“雁序”从头到尾依长幼之序排列,老雁打头,壮雁从不逾越。雁有大智,落地歇息时,会有孤雁放哨警戒。雁之有信,作为候鸟,它南北迁徙从不爽期,至秋而南翔,故称秋天为雁天。犬为地厌,雁为天厌,鳢(黑鱼)为水厌,这三种生灵最是敏锐机警。
  大雁,是节气的信鸟哦!使人想起昔年苏武被匈奴扣押19年,不忘故国,汉昭帝正是假借“鸿雁传书”告知苏武活着,被押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破了匈奴单于的谎言,放回了苏武,成为千古佳话。后来人们将信使、投递员比喻为鸿雁。
  喜鹊是民间的报喜鸟、吉祥鸟。《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以为喜兆,故谓灵鹊报喜。”所以,许多人家在自家房前屋后种植高大树木,期盼喜鹊前来筑巢居住。王建《祝鹊》诗曰:“神鹊神鹊好言语,行人早回多利赂。我今庭中栽好树,与汝作巢当报汝。”唐朝五代时,有一首民间创作的《鹊踏枝》,写闺中少妇与灵鹊的对话,以喜鹊寄托相思:“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金笼里。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至于雉——野鸡,《尚书》中说:“高宗肜日,越有雊雉。”说是商王武丁举行肜日的祭祀时,有一只野鸡飞落祭祀的鼎上鸣叫。商朝以鸟为图腾,野鸡飞到祭祀现场鸣叫,对商朝而言意味着祖先通过野鸡对他们发出警告。而后,大臣祖已劝说武丁要修德修政,关心民众疾苦,多为人民办好事。后人把野鸡鸣叫视为变异的征兆。
  从小寒到谷雨,4个月8个节二十四候,古人在每一候内开花的植物中,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植物代表这一物候。《吕氏春秋》说:“风不信,则花不成。”花开前会有风先来报信,人们把花开时吹过的风叫做“花信风”,意思是带有开花音讯的风候。一年二十四番花信风,梅花最先,楝花最后,经过二十四番花信风,以立夏为起点的夏季便到来了。小寒三候的花信风分别是梅花、山茶和水仙。
  “小寒惟有梅花饺,未见梢头春一枝。”梅花冷艳逼人,凌雪傲寒,最得文人雅士心。元代画家王冕爱梅如醉如痴,自己种梅,作诗咏梅,又攻画梅,造诣极高,自称“梅花屋主”,被时人称为“梅痴”。宋代诗人林逋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与梅花、仙鹤作伴,一生不娶不仕,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许多人拿梅花当礼品送与好友:“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以梅言志,“梅花香自苦寒来”,以梅喻人,“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更是对人最好的赞誉了。
  山茶“独放早春枝,与梅战风雪”,它干美枝青叶秀,花色艳丽多彩,花姿优雅多态,气味芬芳袭人。它“叶硬经霜绿,花肥映雪红”,它耐寒傲雪,盖冠群芳,花期从十月到翌年五月,“雪里开花到春晓,笑迎枯草吐翠时”,颇有愈挫愈勇的风骨。李渔说它“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
  水仙飘逸无俗气,唐明皇曾用金玉七宝制作盆子,装了红水仙,赐给“却嫌脂粉污颜色”的杨贵妃叔父的女儿(一说是杨贵妃的亲姊姊)虢国夫人。够豪华的吧?宋代诗人黄庭坚酷爱水仙,称它为“凌波仙子”,“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宋代诗人姜特立则说水仙:“清香自信高群品,故与江梅相并对。”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