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从戎报国情


  □艾中君
   自古以来,从军报国是有志之士的远大抱负,他们横刀跃马,血染沙场。历史上也有不少文人“投笔从戎”,文才武略兼备者更大有人在。建军节来临之际,读文人从军报国的故事,更让人感慨万千。
  汉代边疆始终饱受北方民族侵扰。堂堂中华,竟然屡被所谓的“蛮夷”欺侮,文人也是有血性的男儿,“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班超才会说出“安能久事笔砚间乎”的豪言壮语,毅然投笔从戎。他当上军官后,在对匈奴的战争中,获得胜利。接着,他建议和西域各国来往,以便共同对付匈奴。公元73年,朝廷采取他的建议,就派他带着数十人出使西域。他以机智和勇敢,克服重重困难,联络了西域的几十个国家,断了匈奴的右臂,使汉朝的社会经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而唐代更是有大批的文人从军报国,驻守边疆,也因此涌现出“边塞诗人”一派。“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的这首《从军行》可算是号召文人从军的口号;“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可能是大部分从军文人心中的目标;“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上了战场,便无纸笔,托人报平安时,不知岑参心里是否有些遗憾;而“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就算身披戎装,王翰还是充满文人的不羁。当然,爱打抱不平的文人们,也少不了要写写对“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愤然。
  到了宋代,国力衰微,情况就不一样了,文人中能披挂上阵的真将军逐渐多了起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就是一例。他不仅能吟出“塞上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这样慷慨激昂的句子,更能在元昊突然建西夏国,以十万大军侵扰30年无战事的宋朝边境时,挺身而出,以52岁的高龄挂帅出征。“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概油然而生。
  作为战士,范仲淹只能算是大器晚成,相比之下,辛弃疾则可以称得上是年少有为了,他22岁时便聚众两千人举起抗金旗帜,后率部奇袭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投奔南宋后,官为江阴签判。只可惜归顺南宋之后,除了设置号称“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的飞虎军之外,别无战绩。“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晚年更是屡遭弹劾,被迫归隐,“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英雄落寞,令人扼腕。
  陆游的经历与辛弃疾却又恰恰相反,他自幼就饱读兵书,渴望有朝一日可以上阵杀敌。他20岁时就写诗称“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但直到40多岁时,他才从军成为一名军官,“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圆了自己保家卫国的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到了晚年,陆游也只能“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国家危难时,但凡有点血性的文人,都不会甘于静坐书斋中埋头作文,更何况,倘若国破家亡,又有哪个文人还能潜心学问呢?投笔从戎,确是最佳选择,就算不能如此,也应像鲁迅先生那样以笔为武器,在另一条战线上战斗不息。从军报国的文人们,令人敬佩!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