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拾麦穗


  □邓迎雪
  今年麦收之后,我问乡下的朋友,现在农村还有人拾麦穗吗?
  朋友说,收割机收完麦子后,地里麦穗不少,只是如今没人去拾了。
  我深感可惜。朋友又说,现在没人愿意出这个力,收麦、耕地全是机械化,比以前省事多了,收了麦子,种上庄稼,年轻人又都忙着去城里做工。
  看来,如今的农人们不再过着传统印象中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慢生活了。拾麦穗,这一乡土的劳作已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我小的时候拾过麦穗。
  那时的麦穗可是个好东西。上世纪80年代初的农村,还不富裕。邻居家生活贫困,白面常常不够吃。有时家里来了客人,就来我家借一瓢白面。拾来的麦穗不仅可以补充口粮,还能换些瓜果零嘴。一到夏天,村里常有走村串巷卖瓜果的,用现金买或用麦子换都行。小孩子嘴馋,围着瓜果车子垂涎三尺。爹娘用瓢去粮食袋子里挖出一些麦子,小孩子们就欢天喜地地拿着去换瓜果了。
  乡下孩子懂事早,很小就体会到父母劳作的不易,小小年纪就知道替家人分忧。麦收时节,割麦、打场这种重体力活干不了,麦收一过,孩子们就挎个篮子,去地里捡麦穗。
  麦穗并不是俯拾皆是。麦子收割以后,麦穗已被田地的主人拾过一茬了。但只要用心搜寻,总会有收获。
  拾麦穗要赶早。夏天的雨说来就来,麦穗不及时拾取,经过雨水的淋泡,很快就沤坏了。拾麦穗还要手快,小伙伴们四散在田间,都在搜寻目标,一旦发现麦穗,要下手快,赶快捡起来。手快,脚也要快,这样才能在更大范围里寻找。只是在麦田走路,要特别小心脚下,那一垅垅刚收割过的麦茬非常锋利,一不小心就会扎到脚。
  小孩们没有多少耐心,埋着头捡了小半晌,就有些累了。直起腰来看看风景,和小伙伴们聊聊天,速度就慢了下来。这时候,往往一只蝴蝶一只蜻蜓就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夏日的乡野风光很美。麦田里,许多不知名的小野花在袅袅娜娜地盛开,小粉蝶、大黑蝴蝶在身边飞来飞去,舞姿翩翩,间或扑扇着翅膀停在一朵花上休憩。太阳明亮亮地挂在头顶,白花花的阳光晒得人不住地冒汗。不远处的池塘里,青蛙不时“呱呱”叫上两声,荷风轻轻飘来淡淡的好闻的香气。
  等到篮子快盛满了,我和小伙伴就走到路边的大树下歇息。玩小石子,摘几朵粉红色的打碗碗花,蹑手蹑脚去捉停在草叶上的蜻蜓,或者跑到池塘边看人用竹筐捉鱼。休息够了,看看地里忙活的人们收工回家了,我们也就挎着篮子回去。走在乡间小路上,看看一篮子的麦穗,心里美滋滋的,感觉自己长大了许多。
  那些捡麦穗的时光是我童年里美好的回忆,也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
  时光匆匆而过,转眼间,这些往事都过去30多年了。社会随着时间的车轮不停地向前发展,拾麦穗也渐渐成了时光深处一抹发黄的记忆。只是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我会永远珍藏那些难忘的乡土时光。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