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明实践中凝聚力量

李立鹏

近年来,德州市按照中央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要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统领,推动城乡文明实践融合发展,让文明实践渗透到城乡建设的每个环节。

注重思想引领,加强理论武装,深化文明实践深度。深化活化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宣传宣讲,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铸魂行动的首要政治任务,宣传解读党的创新理论,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积极开展“百姓宣讲”活动,吸纳和培养基层宣讲员加入政策宣讲队伍,培养“草根名嘴”“百姓宣讲员”,让身边人说身边事。符合群众接受习惯,发挥乡村大喇叭、社区小喇叭、宣传栏、公告栏、宣传墙、文体广场等宣传平台作用,打造德州特色宣讲品牌,积极推广“巡回党校”“陵听半小时”“左临右理”等宣传形式。

注重资源整合,加强队伍建设,拓展文明实践广度。横向上,统筹整合组织、宣传、统战、教体、文旅、民政、工会、团委、妇联、司法等部门资源,树立“阵地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服务共融、人才共育”理念,推动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与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妇女儿童之家、乡村少年宫、农家书屋等基层阵地融合发展,聚力破解乡村群众活动阵地建设分布散、功能弱、管理差、活动少、效能低的问题。纵向上,针对当前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完善、居民连片集中、文化需求强烈的现状,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建设城市社区“红色”文明实践站,推动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从农村向城市社区、企业、学校延伸。截至目前,全市建立各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8682支、设置固定志愿服务项目1350个,注册志愿者90万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万余次。

注重典型引领,满足群众需求,提升文明实践温度。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典型培育推广行动,全市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典型全国试点1个、全省试点1个、全市试点4个、试点乡镇24个。连线连片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将特色亮点串接成线、连接成片、拓展成面,打造“文明实践通道”、织密“文明实践网格”、形成“文明实践矩阵”;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即“两中心一平台”深度融合。各县市区以满足群众需求为目标,打造特色品牌、创新工作亮点,统筹策划“一市一特色”“一县一品牌”“乡镇多亮点”“村庄有色彩”,鼓励试点建设,先行先试,不断涌现出“义满陵城”“诚信宁津”“书香临邑”“和乐同行”“大义齐河”“爱心武城”等特色品牌。加强农村诚信建设,大力弘扬诚信文化,深化文明信用镇、文明信用村、文明信用户创建,2020年信用题材电影《老杨的盛夏》获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最佳作品奖。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完善“一约四会”制度,倡树婚丧新风,推广普及“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婚礼堂”“义务红娘”“集体婚礼”“惠民礼葬”等婚丧新形式,持续深化“摒弃婚丧陋习,深化移风易俗”等文明实践专项行动,引导婚丧礼仪控制规模、降低费用,抵制红白事大操大办、高额彩礼等不良风气。深化实施“家·课堂”亲子公益服务项目,开设家庭教育、红色基因传承、传统文化体验等亲子体验活动,倡导家庭陪伴文化,提升家庭文化素养。深化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创建活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市委宣传部)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