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秤匠:一颗良心“称”公平

□朱殿封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挑江山咿呀伊儿呦,你就是定盘的星,什么是功什么是名,什么是奸什么是忠,嬉笑怒骂怒不平背弯人不弓……什么是傻什么是精,什么是理什么是情,留下多少好故事讲给后人听……”

如果没有电视剧《刘罗锅》中的《清官谣》这首主题歌,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淡化、遗忘了对木杆秤的记忆,会有更多的年轻人不了解木杆秤了。因为,木杆秤正在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视线。

7000多年前,古埃及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秤。我国自春秋中晚期诞生了最早、也是使用时间最长的木杆秤,至今2000多年了。此前,人类是用眼、手等感觉器官来判断物体的长短、大小、轻重的:“布手知尺,手捧为升,迈步定亩。”如今,许多地方在某种特殊情况下还沿用这种做法。

木杆秤的由来,一说是春秋时期的鲁班发明的;一说是与鲁班差不多同时期的辅佐越王勾践20多年的楚国人范蠡发明的;一说是秦朝统一度量衡由丞相李斯定制的。兴秤匠尊胡鼎真人为祖师,以此而论,好像秤又与胡鼎有关联。故事多多,在此转述一二。

据说范蠡在经商中发现,人们买卖东西都是用眼估堆,很难做到公平交易,因而产生了创造一种测定货物重量工具的想法。一天,范蠡偶然看见一个农夫从井中汲水,他使用的方法很巧妙。农夫在井边竖一根高木桩,再将一根横木绑在木桩顶端,横木的一头吊木桶,另一头系上石块,此上彼下,轻便省力。范蠡受到启发,他回到家后找来一根细直木棍,在上面钻一个小孔,从小孔里穿根麻绳用作手提,细木的一头拴上吊盘装盛货物,一头系一颗鹅卵石作为砣。鹅卵石移动得离麻绳越远,能吊起的货物就越多。范蠡想:吊盘这一头挂多少货物,鹅卵石那一头移动多远才能保持平衡,需要在细木上刻出标记,用什么做标记好呢?他一时拿不出主张。

一天夜里,范蠡来在庭院,抬头看见天空晶莹闪烁的星宿,突生灵感:用星星作为称量重量的标记不是很好吗?于是,他把南斗六星(天府星、天梁星、天机星、天同星、天相星、七杀星)和北斗七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雕刻在细木上,一颗星代表一两重,十三颗星代表十三两,重为一斤。从此,人们进行物品买卖有了计量重量的工具——木杆秤。

然而,范蠡看到有些心术不正的商人,卖东西用杆秤称重时故意缺斤短两,从中牟利。他想将公平交易、买卖合理、童叟无欺的理念融入秤中,提醒商人要光明正大勿赚黑心钱,又在杆秤上增加福、禄、寿三星,意为经商人若欺人一两缺福,欺人二两缺禄,欺人三两折寿,由十三两一斤改为十六两一斤。

另一个故事说,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计量单位五花八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上疏皇帝,建议废除六国旧制,统一度量衡,得到秦始皇批准,下令由李斯负责实施。李斯很快把十进制体积、长度给搞定了,比如1尺=10寸、1斗=10升,以此类推,使用起来简捷方便。可是,他对于制定“衡”——秤的标准拿不定主意,便去请示始皇帝,秦始皇提笔写下“天下太平”四个大字,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没有说确切的数目。李斯不理解,又恐怕皇帝怪罪,干脆将这四个字的笔画相加,一画一两,共十六画,十六两为一斤,八两为半斤,正好相等。

这个故事挺精彩,但是史料无记载,李斯巧拆“天下太平”之说不确定。秦朝之前各国广泛使用大篆或金文,秦使用的官方文字为小篆,无论是大篆还是小篆,其书写出的“天下太平”均非十六画。不过,秦始皇决策统一度量衡属实,并非妄言。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李斯奉命制定的衡制,以铢、两、斤、钧、石为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古人之所以定一斤等于十六两,是为了让其具有“四时乘四方”的含义。“四时”表示一年四季,“四方”表示东西南北,“四时乘四方”,象征着在所有的时空中都成立。

就这样,十六两杆秤一直沿袭到20世纪50年代,陕西省富平县到贤镇北街小学教师杨中一两次上书国务院,建议将秤的“十六两进位制”改为“十两进位制”,以便利人们计量。国务院给他回信说:“来信收悉,建言颇良。国家正在着手改革这一衡制……此复。”1959年6月25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改十六两一市斤为十两一市斤”政令。自此,十六两秤退位。

秤分杆秤、大秤、司马秤(戥子)。一杆秤由秤杆、秤砣、秤钩、秤盘、秤纽、秤毫(提手)、秤星(花)等部件组成。杆秤最早不叫秤,叫权衡。“权”指秤砣,“衡”指秤杆。星宿轩辕星座称为“权”,是主雷雨之神。我国历史是农耕社会,是农业大国,人们追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幸福安康,“权”正寓有此意,因此以“权”为秤砣。星宿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之一紫微垣称为“衡”,紫微垣位于北斗星斗勺北端,分两列排序,这种排序需要公正平衡。若紫微犯斗,它就要倾斜而失去平衡,天下就不会太平而要出大事,社稷江山就要动乱了,因此以“衡”为秤杆。由此可见“权衡”意义之重,使人只要用手提起秤,不仅感受到物品沉甸甸的分量,亦感受到人品和道德的分量。

杆秤的秤星颜色必须是白色或黄色,不可用黑色,表示用秤做生意的人心地要善良,不要昧良心,不要做黑心的生意人。秤杆上标示斤两的小星星,银色的小星代表“两”,它象征着天上的月亮;金黄色的小星代表“斤”,象征着天上的太阳。你若给顾客不足斤两,那就等于丢了太阳,少了月亮,天地陷入黑暗,万物无法生长,人类如何生存?秤毫的意思是称重时要明察秋毫,不可粗心大意。

杆秤凝结了华夏传统文化,是国粹。古时,衙门的房梁上悬挂一个大秤砣,一方面象征国家法律的权威,一方面提醒官员在行使权力时要掌握轻重,体现权衡的公平。民间建造房屋,也将秤砣悬挂于梁上,取“称心如意”之意。乔迁新居,先将秤搬入,接着搬扫帚、簸箕,再搬家具、被褥。过年时,人们将红纸卷贴于杆秤头上,祈望财气兴旺。小孩子周岁日“抓周”(又称试周、拈周、试儿),在桌、炕或盘子里放上笔、墨、纸、砚、算盘、钱币、杆秤(秤砣)、首饰、花朵等物,孩子一旦抓取了杆秤(秤砣),被视为此子(女)会过日子,可以保家兴业。许多长辈教儿孙从小认识秤星,“不识秤花(秤星),难以当家”。也许因此,几乎户户有杆秤,富户和商贾之家则同时置办有大秤。

杆秤被作为吉祥之物或图腾,看作“当家财神”。清人李光庭在《乡言解颐》中说:“市肆谓砝码为招财童子,谓秤锤为公道老儿。”过去,杆秤是男女婚嫁的信物。有子女结婚时购置杆秤,秤毫红绿两色,红代表男,绿代表女,婚礼上的这杆秤即是祝福女儿嫁到男家后能够福禄寿随心如愿。新郎用秤杆挑开新娘的盖头,表示百年好合,白头偕老。

独具匠心的兴秤匠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二十四节气镶嵌到秤杆上,以美术字体将“吉祥如意”镶嵌在秤杆上。有铜、铁、铅、锡、瓷、陶、石等不同质材的秤砣;有圆形、锤形、塔形、瓜形、鼓形、元宝形、葫芦形、花瓶形等不同形状的秤砣;有鸡、羊、狗、猴、鸟、瑞兽等动物形状的秤砣;有雕刻花卉、山水、吉祥文字等图案的秤砣,使之融入浓郁的文化内涵,如今成为实物(物质)文化遗产而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不仅如此,从前人们还给杆秤披上神秘的色彩,视它为龙的化身。秤钩是龙嘴,秤纽是龙眼,秤杆是龙身,秤花是龙鳞,将它用作“镇邪”之物。每逢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呼啸、暴雨欲来时,长辈们便将大秤挂于堂前,以求神龙护佑,镇邪避灾。

杆秤虽为一种计量器具,人们却把它视为公平公正的象征,天地良心的标尺,道德教化的一种载体,由此衍生出“权衡轻重”“权衡利弊”“权衡得失”等用语,数理科学中的所谓的“加权”“加重”也由此而来。权、衡(秤杆、秤砣)的合并使用,产生了以秤杆为喻体的民谚:“秤不离砣,公不离婆”“上下三处是根秤,邻居八家是面镜”“心平勿用秤”“家中有黄金,路上有平秤”等,把杆秤灵化为一种道德理念。产生了以秤砣为喻体的妙趣横生的俚语:“吃了秤砣铁了心”“鼻子上挂秤砣——抬不起头来”“秤砣掉进大海里——富(浮)不起来”“秤砣碰铁蛋——硬碰硬”“老鼠偷秤砣——倒贴(盗铁)”“咸菜缸里的秤砣——一言(盐)难尽(进)”“尿泡虽大无斤两,秤砣虽小压千斤”等等。

古往今来,因杆秤与人类生活关系太密切,在它身上发生着无数故事,其中“立夏称人”流传至今。“立夏称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立夏“称人”习俗起源有几种说法,其中之一说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孟获归降蜀国。诸葛亮临终嘱咐孟获,每年入蜀看望阿斗一次,这天是立夏。蜀国被灭后,孟获每年立夏带兵到洛阳看望阿斗,每次都称阿斗的体重,声言若是晋武帝亏待阿斗,他就举兵反晋。晋武帝吩咐,立夏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午饭给阿斗吃,阿斗见糯米豌豆饭粘香爽口,吃得很多,每次称他时都增加重量。

立夏“称人”给阿斗增了福气,人们也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乡村“称人”时,农民拿一杆大木杆秤,秤钩下拴条麻袋做兜,将一根粗棍穿进秤系里由两个人肩抬,被称的人坐进兜里,如果体重增了,说是“发福”,体重减了,说是“消肉”。掌秤人一面看秤花,一面说些吉利话。称老年人说:“秤花一百一,活到九十七。”称姑娘说:“秤花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称小孩说:“秤花打到三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打秤花只能里打出(即从小数打到大数),不能外打里。

湖南省通道转兵纪念馆收藏了一杆“红军秤”,这杆秤有一段感人经历。1934年12月,红军经播阳上贵州,一支部队在播阳镇上湘村宿营,当时一位首长在一场激战中负伤,身体虚弱。警卫员想买只鸡炖了给首长补养身体,见一位老婆婆家有两只老母鸡,对老婆婆说:“老人家,你的鸡卖不卖?卖一只给我好不好?”老婆婆是侗族人,听不懂汉语,加上年高耳朵有些背,以为战士说的是“赖克赖”(“赖克赖”是侗语“好不好”的意思,误以为红军问她“好不好”),老婆婆眉开眼笑地说:“赖哩,务性尧赖哩!”(意思是好哩,我身体蛮好哩)。战士以为老婆婆同意了,便从鸡笼里抓了一只鸡。老婆婆这才明白战士要买鸡,点头同意了。

买鸡要过秤,战士在屋里寻到一杆秤,没有砣,他灵机一动,把腰间的一个手雷拿出来充当秤砣,巧了,挂在定盘星上正与原秤砣重量相等。那只鸡三斤重,战士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付给老婆婆一块银圆。

红军走了,手雷没有拿走,后来经过安全处理当了秤砣,本地居民将这杆秤叫“红军秤”,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高尚品德成为美谈。有的外地商贩来卖东西时故意短秤,买主常常把所买的东西拿到红军秤上验证,经红军秤一称,商贩只得把亏数补上。因此,居民又把这杆秤叫“公平秤”。

山东北部地区管制作杆秤叫兴秤,做兴秤匠讲论兴秤先修心,人心准秤才准,兴秤匠要具备三德:手艺德、仁德和道德。用他们的行话说“做秤是做良心”,兴秤匠心中先要有一杆秤,一头挑人间生计,一头担天地良心,一丝一毫都不能差,公平秤天下。有一副描写兴秤匠的对联说得很形象:“轻重得宜大权在手,偏正不倚双纽关心。”秤是规矩,兴秤匠要守规矩。过去,兴秤匠都在工具箱里面钉一个铜做的“正”字,只要取工具干活,第一眼便会看见。在箱子外面钉着一个“道”字,其意思就是告诫兴秤匠时刻牢记“正道”这一行业操守,要正道兴秤,正道做人。人在做,神在看。秤杆上的一颗颗秤星体现着买卖的公道,不做计量有偏差的“劣秤”,更不做人为缺斤少两的“短秤”。兴秤匠若是不守规矩做“鬼秤”,故意把秤杆做得“老”一点或者“嫩”一点,或者在秤砣上做手脚,要么伤害商人,要么伤害顾客,其性质远比商人在买卖中给不够秤恶劣,从“报应论”上讲,他首当其冲失福禄损寿命。所以,一杆秤是兴秤匠道义和品质的凝结。

兴秤是一门精细的手艺,号称“百工之首”。兴秤匠需一身兼有三种匠人的技能:制秤杆的木工活;打秤刀、秤钩的铁艺;制秤盘的白铁活(糊皮活)。一杆秤从选料、制坯、刨圆、套铜套、配砣、装钩、分级、打眼、磨光、校正到成品,有上百道工序,道道工序在“斤斤计较”之间,精雕细刻,毫厘必究,刀口距离偏离2毫米,称100斤的东西,重量就相差七八斤。秤杆是秤的“灵魂”,秤杆材料多用紫檀、花梨、酸枝、铁力木、红椆木、金丝李等木料,这些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细密、经久耐用,不易变形和开裂。秤杆木料放置通风阴凉处阴干一年左右,木料定型后才使用,根据秤的不同的称重量选用不同的木料。制作司马秤的秤杆使用象牙、象骨、骆驼骨、红木等材料。

秤杆经过刨圆、磨光、浸泡,达到头粗尾细、表面光滑、不弯不裂的要求,给秤杆两头套铜皮或铝皮,安装秤纽,确定“定盘星”(和秤)——根据秤杆大小和秤砣大小找出秤杆上的平衡点,确定这杆秤能称多重。定盘星镶嵌在杆秤秤纽和福星之间,当秤砣挂在这一位置,秤盘又无任何东西时,提起秤毫,两边重量相等。宋朝朱熹在《水调歌头·雪月雨相映》词中说:“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定盘星决定一杆秤计量的准确度,担负着公平、公正、公开职责。

然后,兴秤匠在秤杆上划一条直线确定斤两刻度,用钻在标定的刻度上钻星眼,将细铜丝插入星眼中,削断、敲实、锉平,如此镶嵌一颗颗秤星——杆秤上的数值。一杆秤不论体型大小,都需要钻600多个小星眼,镶嵌600多个秤星,需要全神贯注。星眼钻不直,镶嵌的秤星就不直,会影响杆秤的准确度。镶好秤星,再给秤杆上色、擦油,用砂皮磨光,装上秤钩、秤盘,一杆秤制成。木杆秤按长短及秤砣大小分大、中、小三种型号,大号秤一般可称重300斤,精确度达到0.1克;小号司马秤多用于中药房称药和称金银珠宝,其精确度更高。

世代兴秤匠谨遵行业规矩和职业道德,年复一年,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敲打进一杆杆木杆秤里,一个个熬得青丝变白发。一次次改朝换代,不变的是他们的那份承诺,那份公道良心。那一杆杆泛着温润古朴光泽的木杆秤上,记载着一代代兴秤匠人最朴素的坚持和守望。千百年来,杆秤作为商品流通的主要计量工具,完成着一桩桩交易。今天,因有了台秤、案秤、磅秤、弹簧秤、电子秤等等,木杆秤风光不再,然而,它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农耕文明的代表符号,会保留并传承下去。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