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德州演出场所日渐繁华

上世纪90年代的工人俱乐部礼堂,是在国民大戏院原址上建设的
在移风社原址上建设的交通影院
上世纪50年代,远处烟囱处就是药王庙遗址
药王庙遗址上的叠翠山


  □本报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古代正式的演出场所,在宋元时代是勾栏,在明清则是戏园。戏园最初的经营形式为酒馆,即一边卖酒馔,一边演戏。老德州戏场多,但普遍规模不大,演出条件简陋。
柴市街的药王庙席棚
  南出德州城朝阳门,有一条通武定府的东西要道,这就是柴市街,在柴市街的东首,有著名的药王庙,它的旧址在河西五里庄,州治搬迁后,药王庙也搬到了这里。
  药王庙出名,是因为五月会,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开始,这天是药王孙思邈的生日,庙会一般六七天,最长可持续半个月,变魔术的、唱大戏的、拉洋片的,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最大的亮点就是一个接一个的席棚。
  早年间,德州城里没有固定的娱乐场所,演出就在席棚里进行。药王庙的席棚用木杆、芦席和秫秸搭成。观众厅不设座位,虽然设施简陋,但演出水平不低。庙会上的大戏由庙会会首组织,一般不售票,不封闭,经费由与会商家集资。演员专唱京剧。
  当时活跃在德州的戏班子主要有山西的复盛社、双魁社、德义社;邱县的四喜、连升、喜庆、万庆、鸿庆班;安徽的同庆、福庆、泰和班等等,都曾在这里演出。
  当年德州还出现了一个“爆棚冯”,每当他演出时,喝彩声不断,气氛热烈,席棚总会被挤坏。《清稗类钞》中记载:冯沛,字云生,山东德州人,顺治辛卯(1651)举于乡,性豪侈,昼引宾客,夜则燃烛观书,一过目,终身不忘也。
  清末民初,药王庙的道人赵巧练在德州是名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柴市街有一大户人家,大少爷不愁吃穿愁清闲,专程到庙里拜赵巧练为师,后来大少爷也学得一手绝活,特别是大管吹奏炉火纯青,庙会上演出,师徒俩一出场就会引来叫好声。
  1896年,德州设立邮电局,驿递制度取消,安德旱驿馆先由赵巧练主管,后由其徒弟玉皇阁主持周同真接管,每年药王庙庙会结束后,戏班都会移到驿馆再唱两天。
  清康熙年进士、德州著名诗人冯廷櫆曾作诗形容当时席棚剧场的火爆:“柴市东头古道场,乘春儿女竞焚香,茶坊酒肆芦棚下,高歌吴歈赛药王。 ”
  清朝末期,义和团和红灯照曾在这里聚集起义,共同抵抗清政府。 1955年,在药王庙原址上建起玻璃厂,后来玻璃厂搬家,这里又建成沥青厂。1968年沥青厂着大火,药王庙被烧毁了。 1981年,环绕当时玻璃厂遗留下来的烟囱,修建了叠翠山,山顶起名义和峰,亭子叫药王亭。
自强街的移风社
  自火车站广场向南,有一条不大的小街,长425米,宽仅有6米,叫自强街,街道两旁遍布单层门市。以前,这里有德州最大的戏园子。
  自强街的历史是从明正德初年开始的,当时它的位置不在这里,向东大约500多米的样子。正德五年(1510)十月,河北人刘六、刘七在霸州发动起义,并迅速发展,向德州逼近。
  时任德州知州宁河与守备桂勇商议,一方面让城外的百姓搬进城里,集中住在城东的大教场处,实行坚壁清野,另一方面,下大力气修建了德州罗城,南起玉皇阁,北至北极庙,东起铁佛寺,西至运河东大堤,把德州范围扩大了一倍有余。
  正德六年(1511)春,刘六、刘七率领大军进攻德州,罗城发挥了巨大作用,起义军从豆腐巷徐家渡口处渡河,先打城南,后打城北,均告失利,后被城内军士偷袭后败走德州。
  战争结束后,迁入城里的百姓并没有再搬回去,而是在大教场一带安了家,成为市民。为了部队训练,在城外西南方向新建了大教场,也就是自强街位置,从此这一带逐渐热闹起来。
  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德州成为津浦线上重要交通枢纽,位于德州火车站南侧的这条小路原本是一片坑洼地,因为得天独厚的优势,更是热闹起来。
  1933年,山东省进德会成立。同年,德县进德分会成立,会址占地10多亩,周围有石头矮墙,园中修砌5米多高的假山一座,上面建有凉亭,登亭四望,全园景物历历在目。假山北侧有礼堂、纪念碑亭和景星楼,楼下设有读报室。假山西侧挖有水池,池上修有小桥以通往来,池边还修建了3座小亭子,供游人休憩。
  山的南侧兴建了移风社,坐南朝北,建筑面积800平方米,高两层,砖墙、木架、白皮顶棚,设有可容纳1000人的座位,晚上演国剧唱京戏,白天说评书变魔术。随着进德会的修建,周边逐渐聚集了不少小的书场,演出曲艺和皮影。
中山市场里的国民大戏院
  1928年,北伐军在冯玉祥的指挥下,渡黄河,沿津浦路北上,一举占领德州。
  北伐军在德州破除迷信,当时,拆毁了永庆寺、城隍庙等各处庙观神像。其中,永庆寺被改为公园,以前的大寺前街、大寺后街分别改名公园前街、公园后街。
  城隍庙变化最大,被改建为中山市场。门前大街也由城隍庙街改成了市场街。原城隍庙内的84间房屋分为元、亨、利、贞4个等级,出租给经营商户。大殿的东侧,修建戏院一座,虽然是席棚搭设,但在德州也是最上档次的了。那时候,娱乐项目少,戏院成了德州人茶余饭后的活动中心,非常火。
  1930年,戏院改为砖木结构的二层剧场,能容纳观众700人,这就是国民大戏院。戏院坐西向东,舞台也是坐西向东。入场口设在舞台南侧,向西开门,入场、散场都从这里进出。入场后,要绕过舞台,才能走到正面的观众席,前排设有雅座,两边的偏座叫廊子,楼上设有包厢。那时候的票价约为雅座三毛、包厢一块二,最便宜的廊座一毛五。
  舞台是木板搭建的,大约有1米高。台上没有大幕和前幕,也没有边条。后台用一面板墙与前台隔开,两侧设两个小门儿,挂有“出将”“入相”的布门帘儿。舞台上方高悬“阳春白雪”牌匾。
  当时,唱大戏都有垫戏、正戏和大轴之分,一般的垫戏都是尚未出师的学徒艺人做试演式的开场,正戏才是一般艺人的演出,大轴则是名角演出的拿手好戏。
  戏院的演出时间不很固定,卖票时间也随意。那时候,不实行凭号入座,就出现了特殊的帮闲一族,就是抢座占座的。
  演出分为日场和夜场两种,日场一般上午10点到下午3点,夜场则从晚上7点到11点,并不是很固定。由于时间长,戏园子里喝茶、吃点心的也特别多。
  德州有电灯是从1905年开始的,但到了上世纪30年代,剧场里面也没有电灯,晚上照明用煤油汽灯,台口两侧各挂一盏,也非常亮。白天时候,园子里也不亮堂,特别是冬天关着门窗,黑乎乎的。到了夏天,天一大热,看戏的拿着大蒲扇、鹅毛扇使劲扇,更有抽卷烟的、吃东西的、聊天的,加上小贩响亮的叫卖声,混成一团。
  嘈杂声中,舞台上骤然响起锣鼓点,由慢到快,由缓到急,三通鼓后,宣布演出正式开始。那时一般演出连台本戏,如《狸猫换太子》《金鞭记》《呼家将》《杨家将》等等,一唱就是一二十天。
  常来国民大戏院的班子有双盛班、中华第一班、山东富连成小科班等。尤以双盛班角色齐全,演技高超,演武丑戏可以吊着小辫儿,挟着椅子,在台心空中打转转。还能在3张桌子上,口里叼着碗,两腋下夹鸡蛋,手上端一斗米,一个筋斗翻下来碗不打,蛋不掉,米不撒。演《金钱豹》时,猴儿出场一个筋斗贴在台前的木柱上,“金钱豹”追上来用急转的钢叉出手飞叉,叉猴儿的头,能叉住帽子,碰不到头皮,这都叫“绝技”。
  德州富连成小科班1933年在乐陵成立。当时主要排练、演出京剧,兼演河北梆子,学员多为德州本地人,边练基本功边排戏,为德州京剧教育历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所科班。1934年,德州富连成戏班进济南大观园第一剧场演出,颇得好评,送名山东富连成社。
  由于运河的原因,那时候,多从天津邀请名角,唱梆子的金钢钻、银达子和董少芬都曾来过。京剧名角张艳卿,皮簧名角张菊生、马德奎也是常客。德州当地的名角主要有红云霞、红艳霞、孟兰秋等。平时,经常有一些江湖艺人在市场空地上卖艺谋生。这里成为德州最繁华的娱乐场所。
  除了看戏,戏园子里更有另外的表演。那时场内的服务人员均为男性,没有女的,叫茶房。他们兼卖零食、瓜子、水果、香烟等,并冲倒茶水。
  每人肩上搭着一把湿手巾,叫做“手巾把儿”,供观众擦脸、擦手用。这“手巾把儿”由总茶房头儿在台前左侧的茶炉旁用热水浸透拧干,然后配送给场内的各个茶房,再分送给观众。“分送”是个手艺活,不是传递而是投掷。一卷卷热气腾腾的“手巾把儿”,隔着很远在空中飞舞,口中喊着“哎,手巾把儿”“来了”,从楼下飞到楼上,从这角飞到那角,喊声比台上的演唱声都大。一把把拧在一起的湿热“手巾把儿”,飞舞在空中不会散落,更不会滴水。掷的人准确,接的人利索。喊声洪亮,动作优美,绝无失手。这可以说是当茶房的职业绝技。观众用一次手巾花上一两个大子儿,茶房高喊个谢字,带着尾音。当然,这要在开戏前或演出间歇时进行,名角唱好戏时是没有的。
  德州解放后,市政府将教育馆、青年俱乐部、文教局先后设于此地。1955年,经德州市工会、街道及住户三方协商,由工会付一部分搬迁费,所有住户、商户迁出中山市场,由工会将其改建为工人俱乐部,后翻修扩建为工人文化宫。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