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滋镇“七十二眼井”

    王凤庭 王清福
    在德州陵城区东部,有两个历史悠久的城镇,一个是滋镇,一个是神头镇。民间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神头七十二疑冢,滋镇七十二眼井”。神头七十二疑冢即“神头汉墓群”,已成为陵城区观光旅游的靓丽名片。至于“滋镇七十二眼井”的传说,目前有两种版本,都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代枭雄曹操有关。
    相传,东汉末年,曹操曾在滋镇一代屯田养兵。由于兵马众多,一时粮草兵饷供应不足。于是,开始屡屡出现兵士盗墓活动,兵卒们在周围挖掘了数不清的“坑眼”,当时叫“井子”。这些行径每次都能顺利得手,从没遭到任何阻拦。从中获益的曹操对当地百姓博大宽广、忍让为怀的精神及淳朴的民风大为赏识,吟诗赞曰:“兹人无止境,博大宽无边”。为傍名人,从此诗撷取每句第一个字,即“兹博”,该地被人称为“兹博店”。“七十二眼井”的“井”就是盗墓坑,七十二也并不是确数,只是代表数目之多罢了。
    另一种传说与曹操和关羽有关。今天的滋镇三洄河村东的洼地叫“东大洼”。据说早在汉代之前,这里被称为“莲花湖”,当时水面千亩,深有丈余,浩浩淼淼,一片泽国。湖中长满莲藕,各种鱼儿、水鸟竟相游弋。这里既为周边百姓生活给养提供了方便,又是名人志士休闲观光的一大圣地,莲花湖渐渐也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湖的东边不远就是曹操安营扎寨的兹博店,兵喝马饮都靠莲花湖水供应。后来,关羽率大军就驻扎在湖西面的三洄河周边,与曹兵对垒。关羽在湖的北岸高筑“观花台”,闲暇之余悠闲垂钓,故称“钓鱼台”。台上建有凉亭,名为观花钓鱼,实则是关羽的瞭望台,旨在引诱曹兵来犯,引蛇出洞全歼之。由于关羽智勇双全,威名盖世,再加上老百姓拥护爱戴,曹操十分惧怕,此后便再也不敢让士兵贸然去湖里取水了。为此,曹操还屡屡派出使者送信邀请关羽来自己营帐饮酒叙情,以化干戈为玉帛,都遭拒绝。无奈之下,曹操号令三军,突击打井汲水,以解燃眉之急。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滋镇七十二眼井”之说。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三洄河东面的洼地早已成为良田,如今已经是“德强农场”的一部分。至于它的前身是否是原来的莲花湖,没有史料记载,无从考证。不过,1958年挖水库,这地方曾出土了不少汉代的瓷罐和破碗片,还有汉砖汉瓦之类。有人推测,这就是当年关羽镇湖期间曾用过的东西。传说总归有一定历史典故为依据,绝不是空穴来风。而在滋镇街的农田里,新中国成立之前确实有许许多多口径不大的深深的土坑。新中国诞生之后,经过无数次的农田基本建设和土地整治,那些“深深的土坑”和“井子”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有关曹操、关羽和七十二眼井的传说,给滋镇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增添了一种朦胧的神秘色彩和悠悠的古风古韵。千百年来,这些耳熟能祥的美丽传说,一直成为当地人饭后茶余津津乐道的谈资,经久不衰,广为流传。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