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匠心焊制“无缝天衣”

口述高级焊工 程平 整理 本报记者 芦瑞瑞 尹晓燕

5月12日,我受邀到清华大学演讲,主题是《弘扬劳模精神,争做大国顶梁柱》。

之所以受邀,离不开去年“上天入海”的两件事:一是攻克了朱雀二号火箭发动机后摇摆软管增压焊接工艺;二是攻克了国家深海探测重点项目T4锭子焊接新工艺。

做了26年“钢铁裁缝”,感触最深的是:焊接是一门艺术,要想做到极致,让每条焊缝都有灵魂,靠的是三分悟性七分痴迷。

我身高一米七四,为了保持身体灵活,能钻进一些狭窄的管道,多年来,晚餐从不吃主食,体重一直维持在60公斤左右。

我紧紧靠住机舱,和它一起摇摆,50多个小时焊了70层,下来后,都走不了直线了

2021年3月14日,我到了渤海莱州湾南岸的新能源发电风机场,在一片波光粼粼的盐田上,一眼就看到一架静止不动的“大风车”。

这是一台1.6兆瓦的风机,89米高,由于刹车卡钳底座损坏,无法正常旋转发电。

底座是一个30多吨的铁疙瘩,上面出现了碗口大小的缺口。可别小看这个缺口,因为是受力部件,缺口很容易导致整个底座断裂,底座裂了,风机就报废了。

底座由铸铁制成,是个“宁折不弯”的主儿。比如一根铁丝,折一下会弯曲,铸铁不行,一折就断。从专业的角度讲,就是杂质多,没有塑性,而且随着温度升高容易出现裂纹,是最难焊接的一种材质。

当时摆在我面前的有两种修复方案:地面作业或高空作业。

如果地面作业,需要租赁履带吊,把底座吊下来,修复以后再吊回去。不管能不能修好,一天的租金就得30万到50万元。

我选择了高空作业,据我所知,这在国内史无前例。

我和徒弟爬上风机扇叶后面的机舱,机舱大约25平方米,里面挤满了各种机器,活动空间十分有限。当天的风速超过了12米每秒,舱体随着风速不停晃动,幅度忽大忽小。我们就像不倒翁一样,身体前后左右摇摆,比坐船还晕。

要知道,焊接最重要的就是稳,稳了缺口才能修补得漂亮。怎么办?我把身体紧紧靠住机舱,保持呼吸平稳,和它一起摇摆,边摇边焊。

缺口重约10公斤,我得用焊条一克一克地补上去。每焊一下,要趁着高温锤击数次。在上面待了50多个小时,焊了整整70层,锤击了2万多次。每一层的温度必须控制在60度以下,哪怕到了最后一层,稍有不慎,之前焊的就会全都掉下来。我们全程零失误,底座重新“长”平了。

从机舱下来后,我都走不了直线了,也吃不下饭,晚上睡觉还觉得自己在左摇右摆,徒弟的胳膊因锤击次数过多,肿得很粗。

根据这次实践,我写的论文《风机刹车卡钳固定底座断裂焊接修复研究》在国家核心期刊刊登。

10年苦心孤诣,焊接技艺结结实实长在身上

我叫程平,今年49岁。父亲曾是一名空军雷达兵,后转业到肿瘤医院,也就是现在的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受父亲影响,我高中毕业后,成为一名炮兵侦察兵,1995年离开部队来到华能德州电厂工作,目前是锅炉队焊工班班长。

起初,我在检修班工作,感觉没有挑战,一直提不起兴致。1997年的一天,看到一位老师傅正在焊接,焊枪里喷出的火焰瞬间把钢铁熔化,焊接后的花纹十分平整漂亮,那些耀眼的焊花瞬间把我点燃,我当即决定转学电焊。

刚开始学,感觉很枯燥也很痛苦。电焊光瞬间能达到3000多度,而且有强辐射,蹲在练功房一天,隔着面罩,皮肤还是被烤得脱皮。眼睛经常被火花溅到,像是揉进了沙子,一睁眼就哗哗地流眼泪。最严重的一次,伤了眼膜,眼睛疼得厉害,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星期。身上更是不知被烫了多少回,起了多少泡。不过时间久了,越来越皮实,就不觉得疼了。

1999年,公司安排我们在济南集训,正赶上山东焊工证考试。当时焊工有平板、立板、横板、仰板4项考核,在49名学员中,我是唯一一个4项全部合格的。我很自豪,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好,我骨子里有种不服输的劲头。集训结束,回到工作岗位上,哪个活儿难干,我专攻哪个,不攻克不罢休。别人练8个小时,我必须练足10个小时。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想干电厂所有的电焊工作,需要掌握碳素钢、碳素钢管子、合金钢、锆合金耐热钢、异种钢5种钢材焊接技术,每项技术都要考证。如果一门心思考试,3年就能把所有证都拿下来,我却用了10年。每考出一个证后,在电厂扎扎实实地干两年,不断攻坚克难,总结复盘,将技术掰开揉碎,彻底吃透,再继续“升级打怪”。10年苦心孤诣,关关难过关关过,这些技艺结结实实长在我身上。因为基本功扎实,26年来,我焊的焊缝没有返工的。

34岁那年,我参加了中国华能集团主办的全国焊接技能大赛,90多名选手参赛。焊缝焊完,一冷

却,整张药皮啪的一声自然掉落,堪称完美。我以实操总分第一的成绩技惊四座,免试获得了上海市焊接技师证。唯一不完美的是,焊接过程

中,那张药皮掉在了我的左胳膊上,为了完成比赛,我纹丝未动,让它停留了近15秒。药皮瞬间温度3000多度,冷却后也要几百度,比赛结束后,药皮连着我的工作服、秋衣和皮肉粘在一起,血肉模糊,输了两周液才逐渐康复。

公事私事分得很清,只要面罩一带、焊枪一拿,就清空杂念,专注在焊缝上

对于电焊,我从一见倾心,变成一往情深。

比赛结束后,完成电厂一系列急难险重的焊接任务,成为工作的主旋律。

2013年7月6日,为了抢修锅炉再热器,我爬进直径40厘米、长15米的管道里,趴着焊接4个多小时,消除漏点,避免了四周管瓶大面积破拆。

2018年12月21日凌晨,市里的供热主管道泄漏,接到电话后,我紧急赶往现场,跳进管道下面的大坑里,从凌晨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早上8点。后半夜冷得厉害,我就蜷缩着身子浸到温热的泥水里取暖,稍有缓和再继续焊接,最终堵住漏点,恢复了供热。

水冷壁更换、再热器更换、现场零部件更换……日常检修工作更是多到数不过来。

从2014年开始,我连续7届担任国际焊接大赛中国华能集团焊接技术教练,7次带领团队参加国际大赛,获得1金3银3铜。

对于工作,我倾尽所有,问心无愧。可对于家人,却满是愧疚。

2016年,母亲得了乳腺癌,手术完需要化疗。但她有血液病,化疗后脑水肿。我正好接到任务到上海带队集训,只陪护了1天。当时唐山有一个机器人基地,我从上海过去考察,3次路过德州也没能回家看看。

2020年,妻子肝囊肿,要到北京做手术。我正在上海带队集训,准备参加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我和她坐了同一班高铁,她从德州出发,我从上海出发,一块去北京。给她办完住院手续,我提着包匆匆忙忙走了。嘱咐她做手术前打电话,我来签字。但再接到电话时,她已经自己签字做完了手术。我把她送回德州,在家待了一晚,第二天又赶回上海集训。那一年,我们拿到了团体金牌。

2021年,妻子又被确诊乳腺癌,做完手术后,将近2年时间里,每隔21天得去医院做一次靶向治疗。我每21天请两天假,她稍有好转,我再继续回去工作。

焊接需要心静。我公事私事分得很清,只要面罩一带、焊枪一拿,就清空杂念,专注在焊缝上。

大雨“神助攻”,我联想到水冷降温,突破了技术瓶颈

2017年6月,工作人员例行检修时,对机组调门解体检查,发现调门结合面破损严重,如果不及时修复,将造成大面积停电。

当时正是防汛保供电的重要时期,电厂领导要求想尽一切办法,20天内必须解决问题,坚决不能延误。

可这个配件是进口的,根据招标流程,根本来不及买新的。自己修?大家都觉得异想天开,因为焊接硬度只能达到180HB,而调门结合面硬度是400HB。一个新来的徒弟打趣:“这哥们俩简

直是白天不懂夜的黑,把他俩撮合到一块,你做

不到的。”

可我偏要试一试。购置真空罩,隔绝杂质,经过10天攻关,突破了硬度难题,但在第一次冲击实验中出现了脱层。有一天早晨,徒弟带了一个肉夹馍,我一口咬下去,突然有了灵感,在焊接面和调门结合面中间增加一个缓冲过渡层,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距离领导规定期限还剩5天时,我把用金属过渡浮层技术制成的实验件拿去做实验。2天后结果出来了,实验合格,没有脱层,但是表面有裂痕。我跌坐在椅子上,非常沮丧。在那个电闪雷鸣的晚上,一个人在单位楼下的路上走了很久,被大雨浇透。

没想到,大雨“神助攻”,我联想到水冷降温的办法,突破了技术瓶颈。在最后时刻,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肉夹馍和大雨激发了我的灵感,我研制出了司太立硬质合金真空水冷堆焊修复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推广应用于深海探测、航空航天等领域。

我买了很多书,其中有一本《特殊设备焊接技术》,书上跟我们企业相关的技术只有几项,但我每项都会深入研究。知识是相通的,有时候“移花接木”有奇效。

2017年,我成立了工作室,突破焊接技术30多项,完成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12项,发表国家级论文6篇,获得省部级以上技术创新奖6项。

我获得过很多荣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全国技术能手、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劳动模范、齐鲁大工匠等,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在岗位上淬火磨砺,成为大国工匠,传承4连英雄气

2019年,我被评为山东省优秀退役军人。这项荣誉,在我心里重如泰山,每次全省只有100人入选,我感觉特别光荣。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当年,我参军入伍,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4连。4连是一支英雄连队,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很多人都经历过战火洗礼。

1992年,一地大坝决口,我们连接到镇守任务,全连出动。连长的命令是:“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当时,我们几乎都流泪了。眼泪不是怯懦,而是向死而生的坚定。

我们连一共60人,一天搬运了10万个沙袋,根本数不清搬了多少趟,那条土路被踩成了泥浆路。鏖战两天两夜,守住了阵地。

这份坚韧就像焊接的铁水,早已熔铸进我的骨血,让我有勇气面对一切困难挑战。退役后,我从没忘记自己是4连的兵,在岗位上淬火磨砺,成为大国工匠,传承4连英雄气。

图①:程平带队在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国际焊接比赛中获得金牌。

图②:多年来获得的荣誉摆满展示台。

图③:焊接漏气管道。

图④:和同事共同研究EH油管。

图⑤:遇到急难险重的任务,程平总是第一时间冲上一线。

图⑥⑦⑧:程平发明的弧光收集再利用面罩、折叠式焊渣防火伞、电缆焊压结合一体机。

记者郭庆萍摄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