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店村:5年摘掉贫困帽

养肉牛、种桃树,发展边角经济、改造废旧坑塘——西店村:5年摘掉贫困帽

村民到百亩三红梨采摘园工作

村里成立养殖合作社,15户贫困户养牛脱贫

志愿者送书画下乡,为村民提供精神食粮

村民采摘龙峰桃

建起凉亭,为村民提供休闲好去处

村内干净整洁的道路

  □本报记者王志伟王志冕本报通讯员吴华摄影报道

  武城县李家户镇西店村是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去年村集体年收入达25万元。可就在5年前,它还是一个省级贫困村:全村有村民151户43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乡村小路两旁堆满垃圾和柴火。

  变化从2015年开始。这年,46岁的朱玉国作为省派“第一书记”来到西店村,和村党支部书记李福祥携手开启了西店村的致富之路。

  组织贫困户养牛,是西店村迈出的第一步。利用上级拨付的30万元扶贫资金,成立了祥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吸引有劳动致富愿望的15户贫困户入社。每户按5000元进行补助,不到一年可出栏29头牛,每头纯收益3500元。

  趁热打铁。西店村采取“股份制”运作模式,31户贫困户每户按5000元补助资金入股豆芽种植项目。 2016年,又整合扶贫资金完成了200亩“龙峰桃”、100亩“三红梨”和林下150亩的沙参、射干的特色种植园建设项目,进一步夯实了产业基础。

  与此同时,生态理念也贯穿其中:豆芽种植的副产品“豆皮”可以作为牛饲料;养牛回收的牛粪可以供应沼气池生产有机肥;有机肥可供应果树;沼气池可以处理生活垃圾和庭院落叶。

  村里把48处废弃宅子一次性清理出来,投资10余万元,免费为村民提供树苗和种子,帮他们把“破房子”打造成“后花园”。同期,村里还平整村外废旧坑塘50余亩,开发了10亩藕塘、40余亩鱼塘。“未来,我们准备重点挖掘民俗文化,开发当地石磨香油、豆腐等特色旅游产品,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带动学生研学实践,把我们西店村的旅游发展起来。 ”谈及未来,李福祥信心满满。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