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县古运河景区 航运局的老仓库

位于现汽运公司转运站货场的老仓库。

    在古运河景区的东岸,现汽运公司转运站的货场 (原德州航运局货场)里,有两栋老仓库。它们虽然看上去早已破旧不堪,可依然为社会做着贡献。
    上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货物的转运和运输量大大超过了德州港口的吞吐量。据相关资料记载: 1952年前后,德州港货运量为86505万吨,年平均3200余万吨;周转量为124831万吨公里,年平均445803万吨。可当时航运局搬运工人的 “技艺”,绝大部分是人抬、肩扛、手推,也就是纯粹的手工操作。要想提高吞吐量、完成任务,唯一的方法就是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干活。
    那时,煤炭、棉花、粮食位居德州港转运量的前三位,由于我国的各行各业均处在才起步的状态,各种工具、容器、器材等均很落后且紧张。因没有 “苫布”,棉花垛要用芦苇席盖,几十吨乃至几百吨的棉花垛,要用2到3平米大的芦苇席遮盖。据说一个棉花垛,要用几百块甚至上千块的芦苇席,它们全部靠人工用“弯针”一块块地缝起来,不仅不能漏雨,而且外形还得漂亮美观。
    因为没有麻袋,粮食的转运全部是散装散运。可当时航运局的货场里,只有两个像样的仓库,而且,装卸场地多是黄土地。也就是说,从火车和船上卸下来的粮食,全部散放在土地上,如遇刮风下雨,想盖一盖都没器材,实在叫人心痛。所以,将散装的粮食放到仓库里,成了工人们的愿望。
    在这个环境下,出现了一个新的工种——捡粮食工。当时,航运局雇佣了很多女工,她们坐在仓库里,挑拣落在粮食里的沙子等杂物,场面很是壮观。
    大约1953年的夏季,有工人听说平原县正在拆城墙,那里有些城墙砖无用。后经上级协调,航运局的工人们拉着大胶皮 (用橡胶轮替代了铁轱辘的大车)、小毛驴车等,到30多公里外的平原县,将部分城墙砖运来,修建了这两栋仓库。
    在修仓库时,为了安全起见,墙体采取了下宽上窄、内平外斜的方法,地基处墙体大约一米宽,到封顶时大约37厘米宽。虽然这两栋仓库后来进行了改造,可今天仍然可以看出它们当时的风采。
    所以,今天说起这两栋仓库来,它们是普通的,但又是特殊的,因为它们诞生在特殊的年代,而且是用古人烧造的古城墙砖所建。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