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心英:17年不离不弃诠释伟大母爱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双双 摄影 胡兵 通讯员 陈启忠 侯长舟
    脑瘫是一块石头,压在崔心英心头十多年。其中,有久病儿子的哭闹,也
有亲朋及周围人们的不解,这些东西组成的“巨石”时刻围绕在她的生活里。幸好,她从未放弃过,熬过了近6000个日日夜夜,直至儿子站起,并对未来充满希望。
王家有个患“脑瘫”的孩子
    陵城区糜镇基山村是一个有着两千余村民的大村子,在村中有一家门诊,是崔心英的婆家所开。丈夫王保东祖辈行医,是附近颇有威望的“乡村医生”,而她也渐渐懂得了诸多医学知识,在村民眼里也是一个“行医者”。
    若非儿子出生几天便因脑缺氧导致脑瘫,或许王家会成为基山村的“富户”,现如今已17岁的儿子也应该会是王家的医学传人。
    2000年,妊娠仅7个半月的崔心英产下了一名4.8斤重的男婴,取名勇力。除了比一般婴儿略瘦小些外,勇力哭声响亮,细眉细眼,是一个俊俏的娃娃。这让一家人松了口气,以为只要养些时日便能一切“雨过天晴”。
    只是,谁也不曾想这片“乌云”始终未能散去,且越积越浓。勇力三天时,忽然全身青肿,遂转院到济南,经治疗后恢复正常。然而此时,医生却告知家人,孩子脑部因缺氧时间过长,造成了损伤。
    “我记得清清楚楚,确诊单上写着‘缺血缺氧性脑病’。”时隔17年,崔心英坐在自家门诊室老旧的木凳上,把她所记得的细节一一“翻”了出来。她说,写的是“脑病”,不是“脑瘫”,似乎这“一字之差”支撑起了自己之后两年的全部希望,直至北京一家脑专科医院开出“脑瘫”的确诊书。
    “当时北京的医生看出我们农村家庭没有经济能力负担一个脑瘫患儿的康复费用,只给开了两千多块钱的药物,就让我们回家了。”崔心英记得,因为没有钱,药只拿了一部分,以便剩下回程的路费。
    很快,在家家户户毗邻而居的村庄里,几乎人人都知道了王家有一个得了“脑瘫”的孩子。
康复路上母子“同行”
    “我记得清清楚楚”,和崔心英聊一会儿就能发现,很多事情她都会以这句话开头,大概那些瞬间或某段时间确实让她记忆深刻。“勇力3岁时,我带他到沈阳的一家康复医院做康复训练,要赶到麦收后,有钱有时间,连续去了两年,每次两个多月。”
    那两年崔心英能记住的细节有两个。一个是娘俩每月生活费150块钱,大部分都用在儿子的伙食上,她自己只吃馒头。第二个细节是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会把剩余的菜留给她,有时甚至提前留出来,让她就着下饭。崔心英说,那些年遇到了很多好心人。
    两年后,勇力5岁,她又经人介绍带着孩子到石家庄一家康复医院,连续四年,每次最长5个月,最短2个月。孩子的父亲送他们到医院后要赶回家,攒下次做康复的钱。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不能如富裕家庭那般让孩子连续不断地住院治疗,只能攒钱,做康复几个月,回家攒钱,再回医院做康复……每个月的康复费用在4000元左右,加上食宿等日常开支,足够花光一个农村家庭的每一分存款。
    而且,崔心英的大女儿比勇力年长7岁,自女儿8岁起,崔心英几乎未能悉心照顾过她。女儿很懂事,从未埋怨。目前,女儿在德州一家医院上班,代替弟弟传承了王家三代从医路,对勇力也是疼爱有加。所以,崔心英对女儿的愧疚时时放在心上。“值吗?很多人会怀疑,包括家人,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慢的过程,而且都知道这个病是不会好的,儿子不可能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崔心英又何尝不知,但作为母亲,她更容易满足,她看到了勇力坐起的时候,见证了他扶着床沿站起的瞬间,更是知道他从四肢蜷缩成一团的状态,到现在可以在旁人搀扶下缓慢行走的情形,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不能看着我的儿子一辈子在床上蜷着,他那么聪明,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崔心英说。
不求回报的母爱
    经过几年医院专业的康复治疗,勇力也长到了8岁,崔心英独自一人照料已经很费力气,她也已经跟医生学会了基本的推拿按摩,所以接下来的近十年里,母亲成了勇力的“康复师”,而且越来越专业。
    每天上午半个小时关节肌肉按摩,一到两个小时的抻平训练,下午练习行走,晚上有空也要按摩几十分钟,从未间断,真正的“十年如一日”。崔心英也因此造成手指关节损伤,这两年已经做过两次大拇指关节矫正手术。
    除此之外,能见证这一切的还有几十双鞋头坏掉的鞋子。因为勇力走路不稳,崔心英会在他前方搀扶,常被踩到。所以,出门练习之前先换上一双包头鞋成了母子俩的惯例。
    这些崔心英都能应付,她最无法面对的是儿子时常失控的情绪,用她的话说,“三天一小闹,五天一大闹。”有时,一点事情都能让他大发雷霆,开始大吵大嚷,整个身体忽然变得坚硬,脸色发紫,吵闹的声音传到整条街。
    2016年,一位老师来镇上讲授“传统文化”,她带勇力去上课,未曾想他听完“孝道”篇章后,勇力似乎开始懂得母亲的不易,变得很懂事,居然开始控制自己的脾气,不再大吵大闹。
    也就是在那时,崔心英心里提了整整16年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而且,她看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只要有勇力可以接受的知识讲堂,她都会带他过去。崔心英说,“我以后想让他可以自食其力,孩子真的很聪明,记忆力很好,会用微信,和别人的基本沟通没有问题。”
    两个月前,崔心英的大女儿回家,她说,希望女儿可以找个离家近的男友,以后养老还要靠她。谁知,女儿走后,房间仅剩母子二人,勇力忽然说,“妈妈,以后你们靠我就行。”
    崔心英知道儿子做不到,但那又怎样,17年来,她又何尝想过要回报?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