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佳:青春,于田间绽放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蔡文典通讯员于东钧于斌贾鹏

惊蛰时节,乐陵铁营镇的蚂蚱卵还在“沉睡”,而在海南昌江,却已是满棚飞蝗。

昌江黎族自治县十月田镇,一处东亚飞蝗养殖基地前,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山东孟氏集团董事长孟凡佳,仔细检查并记录着大棚蚂蚱的生长情况。

孟凡佳来自乐陵,这几年却扎根在海南,承包万亩土地养殖蝗虫,成虫运回乐陵精深加工厂,用来制作休闲食品、蚂蚱预制菜、蛋白肽等食品,产业前景“飞蝗”无限。

北虫南养:“海南有蚂蚱生长的最好环境”

2013年,23岁的孟凡佳海外求学归来,回到乐陵创业,成立山东孟氏集团。

做起新农人,自然有新思路。孟凡佳打破传统农业思维,打造东亚飞蝗养殖产业,并在盐碱地上摸索出“上虫下渔”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开发蚂蚱休闲食品,致力“蚂蚱兴农”的乡村振兴梦想。

但是,随着产业的发展,孟凡佳发现在北方养殖蝗虫很“亏”,产量低是致命的缺陷。

孟凡佳在乐陵建有两处基地,虽然养殖户积极性很高,效益也不错,但每年每棚最多仅收获4茬,产量十分有限。“记得2021年,有位广东客商想要签一个价值8000万元的合同,但由于原料有限,最终只达成了4000万。”孟凡佳回忆说。

一个偶然的机会,孟凡佳发现海南适合养殖蝗虫。

2021年,一次考察的机会,孟凡佳近距离接触海南。海南一年四季温暖如春,冬天只有两个月,且气温也在17到18摄氏度之间,这正是蚂蚱生长的最好环境!

就在这一年,他通过朋友在海南省澄迈县流转了30亩土地,建起养殖大棚进行实验。35天时间,第一批蚂蚱出棚。

“一个大棚200平方米,每平方米平均产出一公斤,一年能收到10茬,是北方基地的两倍多!”孟凡佳惊喜之余还发现,由于气候湿润、氧气含量高等因素,在海南养殖的蚂蚱个大、量高,“海南的蚂蚱1公斤120个,乐陵1公斤170个左右。”

昌江黎族自治县地处五指山余脉西北侧,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山间谷地居多,耕地较少,形不成产业规模。近年来,该县成立乡村振兴投资有限公司,积极整合辖区土地,提高土地附加值。

2022年初,孟凡佳在十月田镇流转960亩土地,建大棚养蚂蚱,将蚂蚱养殖产业带到了海南。经过一年的发展,目前,已规划了5个养殖基地,其中澄迈和昌江的两个基地已正常运转,儋州的6100亩基地正在建设,另外两个已签约,总体上流转土地11000余亩。“今年8月之前计划建成8000个大棚,蚂蚱产量能达到每年400万公斤。”孟凡佳说。

而这几天,澄迈县也在积极与他联系,欲流转整理15000亩土地,发展蚂蚱养殖产业。

蚂蚱兴农:“大棚还没开建就已经被抢订一空”

从乐陵到海南,直线距离2520公里,这跨越千山万水的脚步,为的是青春的梦想。

从海归到“新农人”,转变的不仅仅是职业和身份,更是理念和思路。10年中,孟凡佳在不断转型中编织着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梦,创新的“蚂蚱兴农”合作模式带动更多人走上富裕之路。

十月田镇960亩蚂蚱养殖基地内,一座座银色的大棚均匀分布。棚内,拇指粗的蚂蚱四处飞舞,养殖户王海民小心翼翼地将青草撒在棚里,生怕踩死一只蚂蚱。

王海民,1982年生于昌江,他在三亚做了10多年酒店生意,由于竞争日益激烈,他决定转型。今年年初,王海民经朋友介绍结识孟凡佳,从此便踏上了养蚂蚱的“新农人”之路。2023年1月31日,他签约包了40个大棚,雇了4名员工,前期工作已经准备就绪,只等员工到位,撒下卵便能开工。

“合作模式太好了!”提起蚂蚱养殖,王海民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我们只出人工,其他所有都由孟老板提供,蚂蚱成熟后公司统一收购,风险低还省心。要不是大棚数量有限,我还想再包他几十个呢。”

不仅有像王海民这样的本地人,还有许多外地人闻讯而来。

黑龙江伊春市的孟凡哲做了半辈子木材生意,如今也转战海南,200平方米的大棚他一下包了100个。孟凡哲说,养蚂蚱周期短、抗病性强、出棚率高,最重要的是除了大棚几乎没有成本,销路还特别好。目前,孟凡哲已经成为基地里的养殖专家,他包的大棚一茬能产225公斤蚂蚱,每棚每年收益能达两万多元。

“这个基地共建了410个大棚,目前已全部外包。”孟凡佳说,不仅是昌江基地,目前正在建设的儋州6100亩养殖基地,大棚还没开建就已经被抢订一空。

孟凡佳认为,新型合作模式是大棚被“疯抢”的主要原因。包棚者只需出人工和少量押金,其余包括大棚建设、虫卵、草料、技术支持等都由公司统一提供。蚂蚱成熟后公司根据养殖质量收购,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走出去”,获得的不仅仅是原料,合作伙伴,还有口碑和品牌。

产业带动:“发展离不开乡村振兴这条根”

孟凡佳坦言,蚂蚱养殖因乡村振兴而兴,不论怎么发展都不能离开这条根。

乐陵蚂蚱“飞”到海南岛,既提高了产出效益,又解决了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如今,孟氏集团正在深耕食品深加工领域。“我们既制作人们喜爱的网红零食,又与德州本地企业合作,开发蚂蚱蛋白肽等生物营养品,开辟国际高端市场,带动两地乡村振兴。”孟凡佳说。

蚂蚱类食品前景如何?扩大规模后,会不会出现生产过剩等问题?

目前,我国食品结构逐步向风味型、营养型、享受型方向转化,休闲类食品在食品消费中的占比日渐提高。根据统计和预测显示,2023年,休闲食品行业会达到1.6万亿的市场容量。

孟凡佳介绍,随着蚂蚱不断被端上餐桌,喜爱这道下酒菜的人们越来越多,“我们前期邀请专业团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市场调查并出具报告,2022年,全国蚂蚱休闲食品的销量达到1500万公斤以上,预计未来10年内将上涨到约75亿公斤。今年,我们企业预计加工量能达到900万公斤,养殖数量还有很大的缺口,未来的需求还将进一步增长,养殖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孟凡佳说,蚂蚱不仅美味,更重要的是蛋白质含量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在海南,1公斤蚂蚱能卖到30元。

采访间,孟凡佳将最新研发的“网红预制菜”——凡佳牌昆虫蛋白摆上了餐桌。包装拆除后,直接放入空气炸锅,5分钟后拿出,撒上盐即可食用。该产品一经推出,立即在网上大卖,很多网红纷纷抛出橄榄枝,要求独家代理,一天订购量最多达40万盒。

“别看它食用简单,研制过程中可是消耗了近万公斤原料。”孟凡佳介绍,研发中不仅要保证食物成熟,更是对再次加热后的口感进行了上万次的调试,做到酥脆有肉又不失营养。此外,孟氏集团还在海南注册了公司,与临邑县一家企业合作生产功能性食品——蚂蚱蛋白肽,出口到欧美等国家。

对孟氏集团而言,只是蚂蚱养殖和销售每年利润就上亿元,为何又投入这么大力度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

“在发展养殖规模的同时深耕二产,既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又能提升对原材料的需求量,从而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巩固乡村振兴成果。”孟凡佳说。

从去年开始,除乐陵市铁营镇基地外,孟氏集团又在西段乡流转土地1300余亩,建成295个智能化全自动大棚。产出的蚂蚱全部供应食品加工厂,每公斤蚂蚱补贴养殖户1元,提高当地税收的同时,还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

“海南养殖基地的顺利运转,将乐陵食品加工厂从年消耗150万公斤蚂蚱提升到了现在的900万公斤,研发出更多人们喜爱的食品和高端产品,真正做到二产一产双赢。”孟凡佳说。在乐陵,蝗虫养殖已带动1500余户脱贫户发家致富。

从鲁北平原到美丽南国,小小的蚂蚱带动了两地携手续写乡村振兴的“山海情”。如今,孟凡佳又有了新目标,他计划在海南再建一处食品加工基地,立足餐饮食品、宠物饲料、功能食品、生物医药加工四大方向,把蚂蚱养殖产业这块蛋糕做大,带动两地乡村振兴再上一个新台阶。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