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英雄刘贵福

抗战初期他研制成功新式马步枪,后改进定型为“八一式马步枪”,在八路军中推广——军 工 英 雄 刘 贵 福

1948年底,刘贵福和妻子朱秀春、二儿子刘丹彦、二女儿刘全英在长治合影

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战士手持八一式马步枪训练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李进刚刻

□本报记者 李玉友 本报通讯员 李妺姚

刘贵福,字锡珍,1907年生于宁津县相衙镇惺悟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读过4年私塾,后入旧军队学习枪械修理。1937年8月参加革命,1939年入党,1940年研制成功素有中国第一枪之称的“八一式马步枪”,为我国枪械制造技术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

坎坷中成长起来的军工专家

刘贵福的父亲刘凤台常年给地主家打短工,一家老小仅有7分薄地。因生计艰难,1913年,其父独自闯关东后再无音讯。母亲去给一个大户人家当保姆,一家人勉强糊口。刘贵福11岁时,母亲咬牙把他送进私塾。16岁,他跟随堂伯父在京城卫戍部队做勤务兵,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17岁的刘贵福跟随工匠李金昌在冯玉祥的练兵基地修械所开始了他的兵工生涯。勤奋好学的刘贵福,不到1年时间,就从三等学徒升为一等学徒。

1926年,19岁的刘贵福经堂叔介绍进入阎锡山的厂,后来又赶往郑州,再次投在李金昌所在的修械处做工。修械处迁往山东后,他被提升为匠长。之后,刘贵福经人介绍成为孙殿英第41军修械所工匠。在之后的射击比赛中,刘贵福修造的机枪取得压倒性胜利,他也因此被升为装配领工。1934年3月随着孙殿英的溃败和部队被改编,刘贵福再次失业,后来辗转来到十五路军修械所和阎锡山的西北汽车修理厂。他勤奋好学,善于钻研,在河南信阳15路军修械所当工匠时,创造了一种“枪弹自动规正器”——射击时子弹能准确自动地送入枪膛,并陆续改进提升了一些武器的性能。

研制高射机枪保卫延安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8月,张家口失守,刘贵福所在的兵工厂也在混乱中散了架。大伙儿有家难回,只好跟着兵工厂南下。火车到了风陵渡,大家忙着从火车上卸下机器再装到船上准备西渡黄河,看见乘船路过的八路军,刘贵福听说过八路军英勇抗战的故事,于是瞅空子偷偷拉住一位八路军战士,想问一下怎么参加八路军,一位叫赵国强的八路军干部知道了他的想法后,鼓励他们投奔八路军,并告知了详细地址和路线。刘贵福冒着极大的风险,联络了连他在内的16名工友,一行人按照赵国强留下的地址,历尽艰辛找到了临汾刘庄八路军办事处,受到彭雪枫、杨立三等首长的热情接待。在八路军战士护送下,他们跋山涉水于1937年12月到达延安,随后,被分配到位于延安东约8公里的柳树店兵工厂。1938年3月,兵工厂迁往安寨县茶坊村,改名为陕甘宁边区机器厂,分东厂(枪械修配部)和西厂(枪械制造部)。刘贵福任东厂负责人。11月,日寇轰炸延安,因为我军没有高射武器,无法还击,军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失。刘贵福和工友们接到制造高射机枪任务后,在一无图纸二无设备的情况下,日夜加班,设计出图纸,利用对马克沁机枪的改造,最终研制出连发性能好、枪架稳定、转动灵活的高射机枪,为保卫延安作出了重大贡献。

研制新枪成“特等劳动英雄”

由于兵员迅速增扩,物资补充不足,武器十分缺乏。1938年12月,军工部委派陕甘宁边区机器厂枪械部制造步枪,支援抗战。刘贵福和孙云龙等工友凭着多年的造枪经验,通过对各式步枪的优劣特点权衡,反复试验,研制出一种马、步结合加折叠式三棱刺刀的新型步枪。1939年5月,陕甘宁边区工业展览会在延安召开,没来得及命名的新型步枪就被展览会工作人员带去参展,标为“无名式马步枪”(后更名为新七九步枪)。展览会闭幕大会上,经过评委评选,无名式马步枪被评为对国防工业有特殊贡献产品,荣获甲等产品奖。刘贵福作为主要设计制造者被评为“特等劳动英雄”;毛主席亲笔为他题词:生产战线上的英雄!

枪体长,出刺快,震惊日寇

1939年6月中旬,八路军军工部在太行黎城县上赤峪村正式成立,由八路军总部直接领导,刘鹏任部长。当年7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从延安派一批干部、技术骨干支援晋东南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刘贵福和其他工友于1939年10月到达军工部。他先后担任军工部技师、军工部一所(黄崖洞兵工厂)副所长。到1940年4月,军工部建立起来的4个兵工厂,虽已能修理枪械及生产步枪,接收的原属武乡县工会的鞞山工厂在改建为柳沟铁厂后,也开始批量生产手榴弹,但都存在设备短缺,多数工序是手工作业的问题。手工造出的枪,尺寸不规则,许多零件不能互换,还常常在战斗中发生故障,甚至伤害自身,与敌人装备相差甚远。因此,尽快实现步枪制式化成为急需解决的一件大事。为此,刘贵福受命在“无名氏马步枪”的基础上,吸收“捷克”“三八”“中正”“汉阳”等步枪的优点,经过近4个多月的设计、试制,新式马步枪终于装配定型。

研制步枪的过程困难很多。设备不配套,靠手工操作;动力缺乏,靠人力摇大轮带动机器;没有材料,靠缴获的铁路道轨。

为了解决材料不达标、技术不足、设备简陋等问题,刘贵福等老一辈兵工人想了很多土办法:利用磨盘打造枪管孔洞,用纺车式土镟床拉出合格膛线,改进淬火工艺,解决了枪机撞针和刺刀硬度等问题。每一支步枪,都是兵工战士用血汗换来的,他们为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八一式马步枪制式化生产的工具虽然简陋,但全工序管理过程很正规,从设计制作图纸,制作版样、模具,到零件生产固定到人,零部件和整枪检验等,都体现了正规兵工厂制式化生产的特点,推动我军军工生产进入一个新阶段。

该枪口径短而轻,长不到1米,比一般步枪短100到200毫米,比55式步枪短了30毫米,枪重3.36公斤,枪身和刺刀总长超过了日本式步枪,非常有利于拼刺;三棱刺刀平时折叠在枪身下面,用按键扣合,肉搏时按动键钮一甩就可以迅速自行固定,刺杀后容易拔出,无明显刃面反光,利于隐蔽。这种独特的枪刺结构一直被沿袭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制造的53式步骑枪、56式半自动步枪、63式自动步枪及56式冲锋枪等多种制式枪械的刺刀。

1940年“八一”建军节这天,刘贵福背上定型造出的第一支新式步枪,赶往八路军总部报喜。彭老总接过步枪,接连比画了几个刺杀动作,惊喜地连说:好枪啊好枪!后由彭德怀定名为八一式马步枪。遵照彭德怀的指示,军工部按照工业化生产要求,将八一式马步枪的图纸和生产工艺分发到各造枪厂统一生产,使之成为根据地质量最好,产量最大的步枪,在太行区第一次实现了步枪制式化。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940年10月,黄崖洞兵工厂生产出第一批八一式马步枪送到了一二九师师部。刘伯承高兴地将这批步枪全部补充给了陈赓的三八六旅。恰在此时,关家垴战斗打响了。在短兵相接中,日军发现八路军手中的步枪刺刀弹出非常快,往往没等日军把“三八大盖”的刺刀安上,八路军的刺刀就已经刺了过来,造成日军恐惧和伤亡。

毕生致力于枪械制造

接下来,刘贵福又研制了“新65步枪”“单响手枪”“八一式驳壳枪”,参与研制了“60迫击炮”“八二曲”“曲、平两用炮”“50平射小臼炮”及“50炮弹”,生产的武器弹药源源不断运往前方。由于刘贵福在枪械制造领域的突出贡献和生产管理方面的出色表现,多次受到上级表扬和奖励。1943年在新英雄主义运动中,被军工部授予技术能手称号。1944年冬,刘贵福和炮弹大王甄荣典一起参加了冀鲁豫边区群英大会。

刘贵福是中国轻武器开发及中国第一支轻型化制式步枪设计制造者,也是步枪轻型化的先驱。1949年9月,刘贵福任华北兵工局第二工具厂厂长兼党支部书记。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军工战线工作,历任第一兵工厂厂长,国营342厂首任厂长,第五机械工业部第七局主任工程师等职,负责枪械弹药生产制造的技术指导,为我国枪械制造技术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

刘贵福和妻子朱秀春共养育了7个儿女。朱秀春(1914—2004),山东济宁人,1941年参加八路军,从太行山兵工厂一直到离休都在兵器工业部门工作。

1966年9月3日,刘贵福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骨灰被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一部分骨灰撒在了黄崖洞兵工厂旧址。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