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光:讲好革命故事赓续红色血脉

苏晓光和丈夫董中明传承红色家风,成为子女的表率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刘畅摄影赵祜昊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老一辈人舍身报国的红色家风,是我们世代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年68岁的苏晓光行事干练,为人爽朗,年近古稀仍保持着一份少年般的果敢与豁达。退休8年,她以德州市“好家风宣讲员”的身份,不知疲惫地奔波在各地的红色宣传阵地,讲述家族革命故事。

她说,要尽己所能将红色基因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让后人时刻牢记冀鲁边大爱为国、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勿忘国耻,珍爱和平。

“一门三巾帼”为人传颂

苏晓光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1933年,苏晓光的祖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父亲、叔叔、外祖母、母亲、舅舅、舅母、二姨先后参加了革命,也加入中国共产党。

外祖母宋石氏所在的乐陵茨头堡乡宋集村是德州市第一批抗日堡垒村,而外祖母家是著名的抗日堡垒户,舅舅宋书阁是宋集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1938年9月,萧华率领八路军115师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抵达乐陵,开辟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外祖母把30余间房屋腾出来给八路军居住,嘘寒问暖,缝衣做饭。

以宋家儿女为基础,茨头堡乡逐步发展建立起了多个党组织,在她们的带动下,宋集村150户人家有39名抗战积极分子加入了共产党,60多名青年参加了八路军。

1939年,苏晓光的母亲宋书英调任乐陵三区妇救会主任,之后又任五区革救会主任、乐陵县妇联主任、渤海地委妇联主任。宋书英走村串乡宣传党的抗日政策,发动妇女贴标语,学识字;组织妇女做军衣,送军粮;吸收积极分子入党,壮大党组织的力量。

抗战中,外祖母宋石氏和二姨宋玉英先后牺牲,宋石氏、宋玉英和宋书英被称颂为“宋家一门三巾帼”。

时代磨难造就宽厚家风

解放后,经常有革命战争年代认识的一些老乡、房东来家里做客,宋书英对待他们格外亲切,让他们住在家里彻夜长谈,临走还要送些东西,有时给钱给粮票。对于母亲的慷慨大方,苏晓光起初不能理解,母亲却说:“若是没有这些大爷大娘、大哥大嫂们的保护,我们不知道牺牲多少回了,根本活不到现在,我们不能忘本,要有感恩之心!”

母亲待人以宽、刚正善良、公道正派的品格使苏晓光受益匪浅,以致在后来的生活工作中不时提醒自己,做人要大度,做事要公心。

在人社部门工作的31年间,苏晓光一心扑在工作上,精进业务、勇挑重任,遇事从不推诿,加班加点从无怨言。“我是去做事的,只管把事做好。”苏晓光从未将自己放在女性的位置上求照顾,而是以一名党员的身份为无数企业、员工谋幸福。苏晓光曾先后被评为德州市“三八红旗手”“全市妇联系统先进个人”“市直机关优秀妇女工作者”,2007年获得“山东省妇女儿童工作先进个人”一等功表彰。

当好红色精神“代言人”

退休后,苏晓光积极参加红色宣传教育活动,不仅参加了冀鲁边抗战研究会、八路军抗战研究会,还会同德州党史研究院整理家庭革命事迹史料,由党史研究院制作成地方党史视频课件进行教育宣传,还到德州市妇联干部培训班讲述“宋家一门三巾帼”的故事。

生活中,她时常教育下一代不忘来路,不忘初衷,逢年过节家人团聚时,与孩子们围坐一团讲述前辈的革命事迹。每逢清明节,都会把小辈们召集起来,一起到冀鲁边革命纪念馆接受爱国教育。

“现在的美好生活是老一辈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牺牲换来的,伟大的革命历史不能忘,革命精神不能忘。”在苏晓光看来,宋家的革命故事,是千千万万个抗日志士和家庭的缩影,是她珍藏一生的红色家风,更是中华民族永不倒的脊梁。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