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五好家庭孟庆荣家庭——忠孝传家 德行处世

孟庆荣夫妇翻看孩子们的相册。记者尹晓燕摄

“真是特别感激孟大夫,不仅每次减收医药费,我的病情也有了好转。”1月14日,在德城区庆荣中医诊所,来自宁津的患者李女士不住向记者称赞孟庆荣大夫,不仅中医技术高超,医德更是高尚。

今年76岁的孟庆荣,曾任乐陵市中医院院长,退休后跟老伴儿孙增华在德城区开起了一家中医诊所,15年来,秉承“老弱者优先,贫困者优惠”的原则,累计诊治病患8万多人,为贫困患者、老人、学生、儿童等特殊群体减免医药费50余万元。疫情发生后,老两口还为一线抗疫人员捐赠了价值2万多元的中药,他的3个儿子也积极参与抗疫志愿服务。在孟庆荣夫妇的言传身教下,一家人以孝为先、和和睦睦,于近日获评第十二届全国五好家庭。

书香门第烈士后代

孟庆荣是乐陵市黄夹镇张牌村人,从祖上就是书香门第。曾祖父是太学生,祖父孟昭坤是村里的教师。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拆掉了孟家的所有房屋改建为据点,为收买人心,让孟昭坤担任维持会会长。当时,孟昭坤已经受表弟余致远(真名张汉卿,曾任乐陵县长兼抗日大队长)的影响,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利用维持会会长职务之便,为共产党传递消息。后遭叛徒出卖,被日伪军残忍杀害。因孟昭坤的身份鲜为人知,余致远牺牲后更是无人证明,直到2018年,孟昭坤才被追认为烈士。

“祖父为党、为国家英勇牺牲的事迹,一直激励着我们,对党忠诚,为人民服务。”孟庆荣介绍,父亲后来当了教师,自己也考入了中专成了一名师范生。因祖父维持会会长的“帽子”没摘,孟庆荣毕业后没能享受分配,回到了家乡,在村里任教。“唯一的出路就是努力学习,靠知识改变命运。”孟庆荣白天教课,晚上挑灯夜读,学习中医知识,“就是想用自己所学给更多人治好病。”从义务帮乡亲们看看小病,到后来成了村里的赤脚医生。1978年,全国招考中医药人员,乐陵考上了6个人,孟庆荣就名列其中。

之后,孟庆荣到了杨盘医院工作,再后来任大孙乡医院院长,还到中日友好医院进修了2年,之后参与到乐陵市中医院的筹建工作中,先后任副院长、院长、书记直至退休,曾当选为德州市人大代表。“现在我的大儿子是乐陵市中医院副院长、两个孙女一个孙子也学了医,在攻读博士、硕士。”孟庆荣说,全家都很注重学习,医学知识无止境,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

以孝为先 传承好家风

孟庆荣下乡期间,家里条件虽苦,妻子却毫无怨言,种着十几亩地,照顾着一家老小。“当时我跟妻子俩人挣工分,养活奶奶、父母亲还有3个孩子,每年年底不但没结余还欠大队的账。”孟庆荣说,每次吃饭,最好的都要先让着老人吃,其他人都要吃差一些的。一家人本就过得清苦,后来,孟庆荣的妹夫早逝,担心妹妹一家人过得辛苦,就把最小的外甥带回了自己家养育,视如己出。

妻子孙增华也是十里八村的孝顺媳妇。孟庆荣到北京进修2年间,父亲患食道癌手术,回家后伤口感染化脓,孙增华每天挤脓、换药,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换6次药,院子里的晾衣绳上天天都晒满了纱布、换洗下来的衣物。悉心照顾了1年8个月,老人才痊愈。

在孟庆荣夫妇言传身教下,孩子们都很孝顺、勤俭持家。“知道我们爱喝茶,这是儿子刚买的冰吧专门放茶叶,这是儿媳给买的化妆品、首饰,还有孙女从国外寄回来的营养品、孙子买的骆驼奶粉。”孙增华指着家里孩子们买的礼物,向记者介绍,每逢过年过节、他们生日,孩子们必定会来庆贺,儿媳每周都会到家里大扫除。

去年10月份,孟庆荣因肾结石到济南手术,3个儿子全部陪同,医药费大儿子主动承担。“家和才能万事兴。我们早就立下规矩、奖罚分明,闹矛盾不和睦的罚,升职、考上学的奖。”孟庆荣说,做老人的心里有杆秤,孩子们就少闹矛盾。

用医学知识回馈社会

孟庆荣从当上村里的赤脚医生开始,就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从医的初衷。全村3000多口人,不管谁生病了随叫随到。尤其是冬季,天寒地冻,经常被窝没睡热就爬起来去患病村民家里。“最多的一晚上,冒雪爬起来3次,从夜里11点多至天明就没休息,来回走了20多里地。”孟庆荣说,“当民办教师时一个月还有8元工资贴补家用,后来赤脚医生没工资只算工分,听着是亏了,但为更多有需要的乡亲服务,值了。”在他考上了全国招考的中医接受考察时,村民好评率达到了99%。

在庆荣中医诊所,有一摞特殊的登记簿,上面记录着15年来享受过医药费减免的一位位病患的情况。除了对家里经济困难的减免费用,对70岁以上老人一次减免50元以上,对学生一次减免50元,儿童则半价收取。每周除了周三休息外,夫妻俩天天一早到诊所,晚上才回到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住所,孟庆荣每晚还要拿出1个小时来查阅医书,研究疑难杂症。2020年2月份,疫情发生后,他了解到中医药对治疗新冠肺炎大有裨益,便钻研配方,跟妻子一起将煎好的500余副中药送到德城区尉署社区防疫值守一线。

“两个孙女如今在国外求学,她们出国前就说了,学完了一定回国,报效祖国。”孟庆荣说,也正是疫情,让她们真正认识到了祖国的强大,“家是最小国,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我们每个人都应传承优良家风,约束自己,引领后代。如此,一个人才能越走越远,一个家庭才能兴盛不衰,一个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本报记者尹晓燕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