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彤:泥土不言塑人间万象

泥土不言塑人间万象——记德州籍著名工艺美术家、泥人张传人逯彤

《春江花月夜》

《牵蛟龙》

《津沽漕运图》

□本报记者张晓航本报通讯员尹永亮

一方胶泥,在手中闪转腾挪,变幻成神话中的人物,变幻成一个个历史故事,甚至能变幻成你和我——这便是泥人张的魅力。作家冯骥才就深深为之折服,直言:“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

德州老乡逯彤,14岁开始学习泥人张技艺,如今年逾古稀,“泥痴”本色不改。60年的从艺生涯中,他创作了大量艺术精品,并不断革新创作手法与表现形式,推动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永葆生命力。

不久前,在天津市河东区的一间艺术馆中,逯彤将自己与泥人张的故事向记者娓娓道来。

14岁结缘彩塑 19岁名动全国

逯彤祖籍宁津县柴胡店镇大逯村,不过祖父那辈开始就在天津谋生,1945年6月,他也出生在天津。

新中国成立前夕,战乱不止、经济凋敝,泥人张创始人张明山的后代为了养家糊口纷纷改行。到了1959年,天津市政府为了抢救这门创立于清道光年间的民间艺术,组建泥人张彩塑工作室。

逯彤自幼喜欢绘画,上学时一直负责班里的墙报,甚至有“小齐白石”的雅号。1959年,天津市文化系统多家单位都在招人,14岁的逯彤为了找份工作补贴家用,报考了天津电影制片厂的美术职位。不过,他最终被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录取为首批成员,师从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铭。“我不懂泥人张是什么,只听人说也需要画画,我心想,让我画画就行。 ”逯彤说,正是这样一次阴差阳错,决定了他一生的道路。

面对难得的学习和工作机会,进入工作室头三年,逯彤把能挤出来的时间都挤出来勤学苦练,早上买两个烧饼一份咸菜就把自己关在工作室,晚上很少回家,在工作台边上打地铺。靠着这股子钻劲儿,从不懂到理解再到创作出优秀作品,逯彤没用太久。

1964年,“农业学大寨”运动兴起,逯彤深入山西晋中大寨村生活采风,创作出作品《山里人》。这件作品刻画了一位怀抱巨石的农民,肌肉结实、表情坚毅,透过眼神能感受到他为美好生活奋斗的坚定决心。创作时,逯彤以传统泥人张技艺为基础,吸收前苏联雕塑家夏达尔以及中国传统石刻的创作手法,让作品面貌不同于以往的泥人张作品。

逯彤想不到,《山里人》会在全国美术界引起轰动。先是入选全国美术展览,而后在《美术》杂志封面刊登,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人民英雄纪念碑系列雕塑之《武昌起义》作者、著名雕塑家傅天仇在《人民日报》撰文评论,称其“实现了民间彩塑表现重大现实题材的突破”。

对19岁逯彤来说,这是莫大的鼓舞,对这门民间艺术的感情也随之升华。回忆此事,逯彤特意称赞了师父张铭,“他的思想可以说是特别不保守,就希望我们标新立异,能做跟传统泥人张不太一样的东西,只要能被社会认可就行。 ”《山里人》的成功和师父的鼓励让逯彤深刻意识到,适应人民群众与时俱进的审美需求,仅靠传统技艺是不够的,必须在内容、形式等方面持续探索创新,同时必须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这为他今后漫长的创作生涯奠定了主基调。

60年求新求变 一生创作不辍

在逯彤的工作室,记者看到一组名为《春江花月夜》的作品,9个手持不同乐器的南朝乐女构成一幅宫廷礼乐景象。逯彤赋予每个人物以故事,有的因得宠而春风得意,有的徐娘半老为未来担忧,有的正承受思念远方情郎之苦,这些故事,通过他的“捕神求形”,透过各异姿态与表情、眼神展现得惟妙惟肖。创作之时,逯彤遍访各地寺庙古刹寻找各类石像、木像、雕塑,学习相应年代服装配饰样式、色调与艺术风格,力求将每一个细节拿捏真实。这一作品先后荣获第二届全国工艺展优秀作品奖、天津首届鲁迅文艺奖金奖、首届中国(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银奖、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荣誉金奖等。

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人物是逯彤主要创作方向之一。创作实践中,他抛弃俗套、不落窠臼,在群体塑像方面进行大胆尝试。作品《金瓶梅》是其中典型代表,这组作品涵盖近200个人物,繁而不乱、层次分明、姿态不同、性格各异,搭建了楼阁、院墙、灵堂等大型场景,表现了跌宕起伏的戏剧冲突,将小说情节完美呈现。这一作品多次在国内外专题展出,在文艺界引发轰动效应。同一时期,他接续创作了《红楼梦彩塑》《酒文化》《津沽漕运图》等作品,为自己的创作打下鲜明而独特的烙印。

长期深入工厂、农村、部队观察群众生活是逯彤的重要灵感来源。无论是展现藏民生活的《藏女》,塑造引滦入津工人的《牵蛟龙》,体现采盐工人艰辛的《盐工》,反映市井商贩和手艺人生存百态的《市井风情》,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2003年春节,逯彤应邀携《藏女》参加央视二套《鉴宝》节目,以2.6万元的估价创造了国内彩塑作品最高价,从一个侧面体现出社会对其艺术创作的认可。

精于泥人张彩塑技艺的同时,逯彤开阔视野,尝试将彩塑与诗词、篆刻、书法相结合,使立体造型和平面背景融为一体,增强了文化趣味性,丰富了作品文化内涵。多年来,逯彤的彩塑作品大都配有诗、词、曲。

在泥人张彩塑的工艺技术革新方面,逯彤同样有重要贡献。传统彩塑基本不烧制,搬运过程中易损坏,他利用食堂炉灶实验烧制工艺,工作室后来根据他的经验建土窑、电窑,让烧制成为彩塑制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传统彩塑上色用国画颜料和水粉,二者均用桃胶调制,但控制色彩含胶量一直是个难题,胶少了易脱色,胶多了易爆裂。逯彤率先试用天津颜料厂研制的丙烯颜料,经反复调试取得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如今已成为彩塑上色的主要方式。

推动非遗传承 留住传统技艺

从艺60年里,逯彤和泥人张彩塑都经历了诸多风雨。有20世纪60年代努力奋斗取得成绩的欢欣鼓舞,有历经“文革”十年浩劫的烦闷苦涩,有被国家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的激情澎湃。不过,最让逯彤自豪的是,曾因国外没有彩塑,泥人张一度难以登上国际艺术大雅之堂,正是通过他的努力,这门带有强烈民族传统气息的艺术已然走出国门,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1991年,时任新加坡总理吴作栋见到逯彤作品后,邀请他到总统府做客,两人畅谈40分钟之久;1996年,丹麦王室收藏逯彤作品后,玛格丽特二世女王回信称赞“这是传统中国人物彩塑艺术极好的范例,将被许多人欣赏,也是中丹友好的象征”;周恩来总理的老朋友、中日友好人士南村志郎与泥人张彩塑结缘后,成为逯彤作品的“收藏大户”。

创作之余,逯彤亦是传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坚力量。他先后招收30余名弟子,将技艺与经验倾囊相授,如今他们都已成为泥人张彩塑的典型代表和中坚力量。与此同时,逯彤受聘于天津各大高校开班授课,到安徽阜阳地区办过彩塑培训班,也在当地工人文化宫长期培养业余彩塑爱好者。不管是教授弟子还是业余爱好者,逯彤都秉承创新的理念,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要求“你们的作品不要像我”。

如今,古稀之年的逯彤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精力,依然为这门传统艺术的传承创新而日夜奋斗。“把喜欢的事情做一生,是一件幸福的事,我会沿着这条路坚定走下去,用泥材塑出人间万象和生活感悟。 ”逯彤深情地说。

多年来,逯彤人在天津,精研津门传统艺术,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根在宁津。他说:“我特别喜欢家乡的乡土味,家乡人骨子里的勤劳质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几年前我回到家乡,对比儿时返乡的记忆,变化是天翻地覆的,希望家乡能够继续快速发展,老乡的生活越来越好,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 ”

个人简介

逯彤,1945年生于天津,祖籍宁津县。从事泥人张彩塑艺术60年,被天津市经委授予“工艺美术大师”,被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被世界民间艺术家协会、中国民间艺术家联合会授予 “世界民间艺术雕塑大师”,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为民间美术创作研究员。曾获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荣誉金奖、法国卢浮宫美术年展特别奖、首届中国(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银奖、天津首届鲁迅文艺奖金奖、天津市首届民间美术百花奖金奖等。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