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滨:甘做“挎包精神”践行者

甘做“挎包精神”践行者——记宁津农商银行宁城支行行长李滨

李滨(右)走访手机经销商,了解经营情况和金融需求


  □本报记者芦瑞瑞 本报通讯员许鑫郑若祥
  他中等个头,风趣幽默。眼睛不大,笑起来总是眯成一条缝。走访营销时,总能留意到别人疏忽的细节,敏锐地捕捉到客户的金融需求。
  他就是宁津农商银行宁城支行党支部书记、行长李滨。李滨今年37岁,工作13年来,始终坚守服务“三农”初心,践行“支农支小”使命,秉承老一辈农信人骑着自行车背着挎包走街串巷艰苦创业的“挎包精神”。他在思想上背起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之“包”,在行动上背起艰苦奋斗、积极进取之“包”,带领团队一年一步跨越。
  截至6月末,宁城支行各项存款余额2.07亿元,日均存款1.99亿元;贷款余额1.05亿元,较年初增长731万元。宁城支行获得宁津农商银行2018年度综合考评第一名,李滨被省农联社德州办事处评为“2018年度先进个人”。
练成业务“活电脑”
  万事开头难。 2017年10月,李滨初到宁城支行担任行长。他清醒地认识到,同业竞争激烈、基础存款底子薄弱、零售贷款增长乏力。“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面对巨大压力,李滨从容不迫。
  每天一上班,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经营决策系统,查看指标变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对接。支行客户谁的贷款到期、谁的理财到期、谁有资金需求,他了如指掌。
  去年信贷新系统上线运行,李滨犯了难。“事虽难,作则必成。不仅要学,还要比别人学得好、学得深、学得精。”李滨说。走访企业的路上、为客户办理业务的空隙,这些碎片时间被他高效拼合,成了他学习的黄金时段。他衣服口袋里总装着一个巴掌大的小本子,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记录,一有空就向同事请教。凭着这股毅力,李滨学懂弄通了所有新系统的操作知识,成了业务上的“活电脑”。谁有不懂的新业务喊一声“活电脑”,他包教包会。
帮助客户渡难关
“只有用真诚服务打响农商银行的金字招牌,企业才能有长足发展。 ”李滨认为。
  推进社区党支部共驻共建,是宁津农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该行当前的重点工作。宁城支行党支部积极与该县宁城街道办事处康平社区党支部开展共驻共建。李滨挂职宁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并指导宁城支行党支部党员挂职康平社区西张县村村委会主任助理,落实客户经理驻村办公制度。“多亏了李镇长的帮助,多亏了农商行的资金支持,否则我这大院里的货物现在就是一堆废铜烂铁。”康平社区西张县村经营钢材生意的王志国说道。
  6月初,李滨在挂职办公过程中了解到王志国经营钢材生意,由于销路不畅,导致产品积压,即将面临亏损。李滨想方设法通过农商行的客户群联系经销商帮他把滞销的钢材销售出去,并利用周末时间前后3次陪他到济南实地推销钢材。经营步入正轨后,王志国的资金周转困难,李滨又帮他办理了40万元的信用贷款,使他顺利渡过难关。
  通过李滨牵线搭桥,该行将正阳社区西张县村评定为市级乡村振兴样板村,为42名农户授信780万元,助推该村向乡村振兴大步迈进。
躬行业务一线
  成绩面前,李滨从未沾沾自喜,更没有固步自封。他意识到,同业竞争日益加剧,农商行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必须传承和发扬“挎包精神”,保持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才能从容应对挑战。
  5月27日,宁津农商银行开展了“智慧菜市场”活动。李滨每天早晨五点钟便拿着挎包、带着宣传彩页、客户登记簿等进入集贸市场,沿商户走访、沿摊位推介农商银行金融产品,了解客户基本情况,建立信息台账,详细登记客户金融需求。掌握客户情况后,他组织所在支行员工携带智慧柜员机、信贷资料等在集贸市场现场办公。经过一周的“智慧菜市场”信息采集、一整天的现场办公,该行共与12名客户达成存款意向236万元,受理贷款申请12笔、98万元,开立银行卡57张、开通智e通32户、聚合支付67户。
  李滨经常对周围的同事讲,我们要从老一辈农信人手中接过农商行改革发展的接力棒,传承“挎包精神”,为农商行发展献计献力。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