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老乡马德华:孜孜不倦的表演大师

电影《锣鼓震天》主要演员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张双双摄影刘振兴

生于1945年的老一辈表演艺术家马德华今年已经74岁,因成功塑造86版《西游记》猪八戒一角而被观众熟知。现身德州《锣鼓震天》电影启动仪式现场时,他身穿暗色衬衫,一双红色鞋子颇为显眼。近两年出现在观众视野的马德华大抵如此——严谨而又充满活力,对于表演艺术更是精益求精。

在电影启动仪式前,作为德州老乡,马德华接受了记者专访。

■个人简介

马德华,1945年8月11日生于北京,祖籍武城,国家一级演员。1982年主演古装神话电视剧《西游记》,饰演猪八戒。2006年在电视剧《老人的故事》中饰演施老头,同年主演喜剧片《瞧,这一担挑儿》。2007年与刘大刚、迟重瑞领衔主演大型3D立体神话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再次饰演猪八戒。2011年在电视剧《冒牌董事长》中饰演廖总。2012年在电视剧《喜事连连剩男相亲记》中饰演老关。2015年,获“全国德艺双馨终身成就奖”。

随父母赴京自小习武学京剧

马德华出生在北京一个商人家庭,父母均是德州市武城县人。所以他称自己这是“回到”德州,令市民倍感亲切。

据他介绍,解放前,在遭受战乱的武城县,百姓生活困苦,马德华的父亲马守俊带着妻子出去讨生活,到北京开了一家小吃店。

北京秀水街,解放前叫臭水河,1945年,马德华就出生在那里。兄弟4人中,马德华排行老三,因从小颇为淘气,人送外号“猴三儿”。却未与“孙猴子”结缘,而是塑造了“猪八戒”这一几乎无法超越的形象。

回顾参演《西游记》前的经历,马德华的优势较为明显,他自幼练武,勤奋有加;14岁学京剧,后被调到北方昆曲剧院,扎扎实实学了两年后,才开始演戏。

马德华参演的第一部作品是昆曲《闹天宫》,饰演“土地神”,后来在演《杜鹃山》时,他结识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和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话剧演员,跟他们学习现代舞台剧的表现方式,尤其是朗诵,这对他表演功底的加深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演86版《西游记》塑造经典

“文革”结束后,马德华回到北方昆曲剧院继续演戏。1982年,该剧院排演昆曲剧目《孙悟空大闹芭蕉洞》,马德华饰演猪八戒。不久,有朋友跟马德华说:“中央电视台要拍电视剧《西游记》,不去试试?”

经推荐,马德华见到了导演杨洁,但杨洁告诉马德华,已经有3个演员试镜效果不错,基本上定下来了。马德华没有放弃,杨洁就让他表演了《孙悟空大闹芭蕉洞》片段,又让他作了些生活化的即兴表演。

后来,杨洁在自传中这样评价马德华的试镜表现:“他形象上略瘦,表演还不错,还挺灵的!”马德华的表现和诚心最终打动了杨洁,1982年,37岁的马德华进入《西游记》剧组。

6年时间,25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终于拍摄完成。其中的种种困难,人们大多都从各类节目中得知,比如仅仅一台摄像机,化妆难度等等。但这一切都值得,该版《西游记》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其各方面价值至今都无法超越。

从戏中感悟人生的表演艺术家

在近期人气甚高的综艺节目《王牌对王牌》中,剧组成员舞台重聚,马德华自然受邀参加。节目播出后,他在台上所说一段话被无数网友转载,成为当时的热门话题。他说:“唐僧是一种精神,孙悟空是一种力量,沙僧是兢兢业业的品格,唯有猪八戒是一种欲望,所以他成不了佛。人的欲望是无法根除的,所以我在工作和生活中会竭力遏制自己的欲望。”

能在演绎经典的过程中悟出处事的道理,这也是大师才有的境界,是当代社会下稀有的专注品质和匠心精神。

采访过程中,马德华提到一位自己甚为敬仰的表演界老师李丁,二人在合电影《锣鼓震天》主要演员作影视作品《老人的故事》时,李老师已经70多岁,并且仅为“友情出演”,戏份较少,他却一遍又一遍地熟读剧本,揣摩角色。“观众们不知道,老师当时已经患有抑郁症。”马德华说,“我对成功的定义是足够努力,而我还不够成功,所以依旧需要精益求精,不断前行。于我,戏大于天。”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