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付军:脱下军装依然是个兵

□本报记者张志宁本报通讯员王书胜张建斌张斌 

“虽然已脱下军装,但时刻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大做强产业,积极回报社会,以实际行动彰显军人的忠诚担当。 ”12月24日,富路集团董事长陆付军说。

今年54岁的陆付军,创业20余年,三次濒临破产又坚强地站起来,凭借军人的毅力和意志,将一个只有3间房屋的小门市发展为拥有7个独资、合资公司的企业集团,打造出富路、丽驰两大优势品牌。在圆了他的汽车梦的同时,积极回馈社会,捐赠各类款项近千万元,用爱传递正能量。

三次濒临破产信念不变,矢志不渝叫响新能源汽车品牌

1983年10月,陆付军从当时的陵县官道孙镇应征到山东省军区某部。 1985年5月,因家庭变故他提前退役,成为乡镇供销社一名普通的营业员。

1993年,陆付军被调到陵县塑料厂任财务部长。当时工厂的经营已非常困难,鼓励员工自主创业。“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要勇敢站出来,帮厂子解决困难,让同事们都有饭吃。 ”陆付军说。

1994年,陆付军带着4名分流员工,拿着4000元补偿金,租用了3间门市房,成立陵县天鹏摩托车销售有限公司。因诚信经营,公司迅速做大。 1996年,企业从陵县迁往德州。然而好景不长,因为厂家营销模式转变,所有代理商都陷入低谷。为改变现状,1999年,他筹资1000万元与湖北某公司合作生产摩托车,因市场信息不对称,企业严重亏损,合作以失败告终;2000年,注册成立山东金大路车业有限公司,贷款300万元生产货运三轮车,从销售领域转入制造业。由于没有经验,贷款很快耗尽。一次次的打击并没有让他气馁,凭借军人的毅力和勇气,陆付军将自己所有房产进行抵押,2002年,凑足300万元开始再次创业。

此次陆付军瞄准了生产销售三轮棚车。没有钱就买来样车自己研究,没有技术就不断学习。 2003年,第一辆三轮棚车下线,从此公司的发展进入快车道。 2007年,德州富路车业有限公司竣工投产;2012年,丽驰工业园破土动工,2013年正式投产……2017年,丽驰汽车获得了新能源专用汽车生产资质,2018年,获得新能源商用汽车生产资质,是全市首个获得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

为给企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2016年,富路集团成立了元齐新动力科技公司,研发出BMS电池管理系统、SHEV智能三核混动系统、Ecar智能互联系统三大核心技术。特别是SHEV技术,全球掌握此技术的只有4家企业。 3年时间销售3万台,成为中国串联式混合动力唯一成功的独角兽企业。

目前,富路集团已形成以三轮棚车,低速电动车,新能源专用、商用、乘用汽车产研销为主,投资、房地产、进出口协同发展的模式。今年前11个月,产销各种车型7.92万辆,销售收入突破20.74亿元。

跳出“一亩三分地”,开放心态赢得大市场

2018年8月,富路集团与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举行项目签约,根据协议,双方共同成立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德州分公司,联合打造“北京牌”新能源汽车。北汽德州公司正式获得新能源乘用车资质。

牵手名企赢市场,对富路集团来说已不是新鲜事。丽驰公司成立之初,曾饱受资金困扰。 2015年7月,丽驰公司与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合资合作,隆鑫公司向丽驰公司注资3.78亿元,占据其51%的股份。“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只有高效整合各类优质资源,才能推动企业长足发展。 ”当问及为什么要放弃绝对控股权时,陆付军说。

通过隆鑫公司注资,不仅获得了充足的资本活水,而且引进了高端前沿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模式,有效促进了丽驰公司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去年7月,隆鑫公司将旗下的“瀛川”牌专用汽车整车生产资质转让给丽驰公司。

跳出原有“一亩三分地”,开放的心态让富路集团赢得更大的市场。日前,丽驰公司与什马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借助什马公司2000多个销售渠道进行线上线下销售,有望实现年销售收入增长50%以上;与上海智租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战略合作,通过新能源汽车租赁业务,打通快递行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退伍不褪色,情系公益事业真心回馈社会,传递正能量

“作为一名企业家,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还要勇于担起社会责任,心怀感恩回馈社会,让爱永远传递。 ”陆付军说。

虽然退役30余年,但陆付军始终不忘军人本色,在不断发展壮大企业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后,他一次性捐助资金5万余元支援灾区建设;每年为家乡7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500元现金及油米面等生活物资;每年坚持捐助20名贫困大学生,先后捐赠助学金300余万元;出资150余万元为家乡修桥10余座,方便村民出行;出资40余万元救助贫困伤病职工。另外,积极投入传统文化建设中,2015年至今,投入150余万元支持陵城区糜镇的特色小镇规划建设。

在企业安置300余名退役军人就业的同时,2017年7月,陆付军一次性注资200万元,成立陵城区富路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制订详细的救助标准,对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战友给予救助。目前,基金会已对9位退役军人进行救助。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