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普法老人司兆俊:从“行”上看变化见证城市交通巨变

司兆俊(资料图)


 德州新闻网讯(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良玉 通讯员 庞占英)“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想去哪开车很快就到……”12月3日下午,71岁的禹城义务普法老人司兆俊刚进家门就给记者讲起他自己开车去鬲津社区普法的事情。
  禹城市公安局退休的71岁老人司兆俊,1980年调到禹城市公安局从事法制宣传工作,一干就是22年。退休后,他放弃安逸的晚年生活,一心投身到义务普法宣传教育中。
  谈起改革开放40年来交通工具的变化,这勾起了司兆俊的回忆。“我的第一辆自行车,还真多亏了党的关心啊……”司兆俊1965年当兵入伍,退伍后先分到天津市铁路公安处工作,这里正是著名品牌飞鸽自行车的所在地。“计划经济时代,买自行车需要自行车票,没票有钱也难买到。我积极工作,单位奖励给我一辆新的自行车。骑回家像过年一样高兴,孩子们都围着看这‘宝贝’。”自从司兆俊成为左邻右舍中拥有自行车的第一人后,他们家就经常被别人“光顾”,邻居有事就借用,没事也会来骑骑溜溜,练习技术。
  自行车、手表、收音机和缝纫机在当时被人们称为“四大件”,意思是老百姓最想拥有的四个大件物品。自行车不仅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更是衡量人们生活水平高低的指标。据其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交通工具很单一,短距离基本靠走,去镇里、县里只能骑自行车,如果要拉货只能是拖拉机,或者是赶驴车、马车。后来司兆俊又调任禹城市公安分局教导员,担负起普法工作的重任。进学校下工厂、走企业入农村,宣讲法律知识、弘扬国家的法制理念,这辆自行车出过不少力。
  上世纪九十年代,摩托车成了不少单位和家庭的重要交通工具。“自从有了摩托车后,下村普法节约了不少时间。听见我嗡嗡的摩托声,孩子们就知道我回来了。”司兆俊开心得回忆道。
  前几天他去安仁镇普法,走到村头时遭遇了堵车。农村咋能堵车呢?半信半疑中,老乡笑着说现在不一样了,在外务工、在家做生意的,有钱了都买车。旁边村里百十户人家,光他知道有小汽车的就有70多户。“现在我们出行,汽车、高铁、飞机……真是太便捷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交通工具的变化让司兆俊感慨不已。
  “一条马路不到头,路面不平缺柏油。风天飞土雨天泥,城区只有仨小楼……”他随即吟诵一首诗展示1978年禹城的样子。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这是当时人们的普遍写照。而今的禹城“糖城广场金龙盘,骇河湿地荷花艳。高楼大厦座座美,泺清虹桥醉八仙……”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