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壶人”胡希锋:曾为紫砂花光路费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王晓松

走进位于董子文化街博文街的熙丰阁,满墙满架精美的紫砂壶就会映入眼帘,千姿百态、美轮美奂,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每一把壶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这里的主人,自称“玩壶人”的胡希锋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胡希锋今年49岁,河北故城人,曾在秦皇岛、北戴河等地营生,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定居德州。在多年来走南闯北的过程中,他接触到了紫砂壶,并逐渐喜欢上了它。“一开始我觉得挺喜欢,而后就想接触它,了解它。”他说,“这些年做业务,不管走到哪里,我都会留意寻觅紫砂的踪迹。后来去宜兴,了解多了,就开始慢慢地有点痴迷,一看到有好的、特别的,就想买。因为买这个,有时会连路费和饭钱都花光。到后来,每次我再出门,临走前,家人都要提前特别叮嘱:‘这回可别再买壶了!’”

刚开始,他只是偶尔买上一两把,没事就把玩、研究,一迷上它,就开始收集各种壶型。“壶型是千姿百态啥样的都有,不同的制壶名家做出来的作品,也都各具特色。我知道得越多,就越想慢慢地多了解一些,了解越多,就越觉得它挺神奇。”谈起紫砂壶,胡希锋总有说不完的话,“做一把好壶很难的。一个名家做一把好壶,除了要选好料外,更会把自己的思想和精神投入其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做壶就是做自己。他会耗尽自己的心血把这一把壶做到极致,做到最完美。这一把壶就有了生命。”

胡希锋说,刚开始自己在家玩紫砂壶的时候,交流的圈子范围小,总觉得自己对它的了解已经不少,随着圈子的扩大,接触的相关的人和知识越来越多,他却逐渐意识到,自己所知道的这些,还远远不够。

他不断地往紫砂壶的原产地宜兴跑,不断地去接触紫砂壶制作大师。“想见到他们并不容易,想收藏他们一件作品也很难。因为用心,大师们做一把壶的时间是很长的,有的可能会用一年,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他说,“但和大师们交流的日子让我难忘,收获很大,那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和他们在一起,一个小时也会觉得很快就过去,觉得好像还没说几句话。”

据胡希锋介绍,玩紫砂有三个境界:壶玩人、人玩壶、玩壶人。“我愿做个玩壶人,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交流,一起玩。2017年,我的‘熙丰阁’在董子文化街开张,初衷就在于此,盈利倒在其次——最早取店名时,曾想叫‘胡(壶)友会’,以壶会友。因为有种精神寄托,有种乐趣在其中。”

直到现在,每次沉下心来把玩这些东西的时候,胡希锋还时常会产生一种冲动,还想去拜访制壶大师,还要想办法收藏他一件作品,还想去宜兴待几天玩玩。“这不,马上要‘五一’了,要出去玩,我第一想法,还是想去宜兴玩玩。一到宜兴,我的心情和感觉都是不一样的。”胡希锋说,“我一生喜欢过很多东西,但这个,是我永远都喜欢不完,永远都学不完了解不完,永远放不下的东西。”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