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陵城区退休教师笔耕不辍献身文化事业

 

每天上午,在陵城区糜镇茂源种子公司的廊檐下都会聚集着二十多位老人,他们手中拿着报纸仔细阅读,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明白的词汇,都会向一位老人请教,这位老人就是退休教师王清福。五年来,王清福每天都会拿着自己订阅的报刊供聚在此处的老人阅读。
45年前,只有20岁的王清福走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开始了四十年神圣又光荣的教书育人工作。走上讲台的前一夜,王清福的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如果地“种坏了,明年可以种好,可如果书没有教好,会毁了孩子一辈子的。”王清福一直牢记父亲的教诲。
王清福很喜欢老师这份职业,他铆足了劲儿,决心干出成绩来。在王清福的教育下,他所负责的双庙王小学被评为县级模范学校,而王清福自己年年都是公社模范教师。王清福没有骄傲,他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教学经验,还总结出属于自己的教学套路。“要多和孩子互动,真正让师生之间没有隔阂,融为一体,这样才能培养出孩子学习的兴趣。”王清福对记者说。
为了更好地教好学生,1990年39岁的王清福以出色的成绩考入乐陵师范,两年的学习让他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让他充满了学习的动力。毕业不久,王清福被调到糜镇初级中学担任后勤主任。虽然职务发生了改变,但王清福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2012年,王清福结束了自己40年的教学生涯,本应在家安享天伦之乐的他,并没有闲下来。“虽然我离开了讲台,但我仍然可以用笔杆子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王清福加入了陵城作家协会,并在《德州晚报》《陵城区报》等多家报刊和网络媒体发表文章近百篇,尤其是他的《光武帝刘秀与糜镇、兴隆镇、魏龙江的传说》,被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厅选中并录用,刊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会》上。现在,糜镇居民将王清福和陈启忠、齐宝江并称糜镇“文界三杰”。
为了能同时代接轨,王清福的很多作品也发表在网络上,这不仅让王清福多了同他人交流的渠道,取长补短,还让他多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王清福如鱼得水,发挥余热进行文学创作,诠释着献身文化教育事业的初衷。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杨鸣宇通讯员陈启忠刘凤楼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