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邓小南:严谨治学精心育人(上)

邓小南(资料图)

【编者按】
    邓小南,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参事、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副院长。她祖籍德州临邑县齐家庄,父亲是著名史学家邓广铭先生。去年冬天,邓小南接受了同为德州人的王肖明先生的专访。
    王肖明
    去年初冬的一个周日,北京的天气十分晴朗。我访问了前一天晚上刚刚从香港中文大学讲学回来的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邓小南。
    下午两点半,邓小南如约到来。在中关村蓝旗营一家咖啡店的僻静一隅,我要了两杯茶水,慢慢地与她聊起来。
1
    邓小南,祖籍德州市
    临邑县齐家庄,1950年生
    于北京,童年、少年在这里
    度过。邓小南在北大附中初中毕业时,正值“文革”的高潮,父亲被打成“反动权威”关进了“牛棚”,红卫兵几次抄家,温馨的家庭受到冲击。1968年,和当时的许多城市青年一样,邓小南到黑龙江宝清县建设兵团插队。这是一个距离边境很近的地方,在那个年代里艰苦的程度可想而知。在这里,邓小南参加过各种劳动:播种收割,打坯盖房,上山伐木……农闲时,搞过宣传,也给老职工扫盲、念报纸。1970年秋天,邓小南在连队小学当了一名老师,教孩子们语文、算术、唱歌;1974年,又调到营里(农场分场)政工组。回忆起那段岁月,邓小南并没有觉得自己的经历有什么特别,她说“别人能干的我也能干”。辛勤的努力换来了农场职工们对她的认可和尊重,1973、1975年,老职工们两次投票推选邓小南作为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终因父亲所谓的“资产阶级学术权威”问题,政审未能通过。北大荒广袤、肥沃的黑土地滋养着她,农场职工们的关怀温暖着她,邓小南在这片黑土地上付出了9年的青春年华。
    “文革”结束后,1977年邓小南回到北京, 172中学(今人大附中)在作初中政治课的代课老师。让邓小南引以为自豪的是,他们教的那一届毕业生,在海淀区中考时政治课成绩名列前茅。此时,高考恢复,邓小南开始心动。经过准备,1978年,也就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已近而立之年的邓小南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进入“文革”后首次招生的中国史专业。
    4年的大学生活紧张而丰富。伴随着政治上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起步,思想解放的热潮,人文学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一级的学生可以说是生逢其时,个个心气高扬,许多人后来有所建树,成为学术界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如阎步克、荣新江等人。
    大学本科毕业后,邓小南考取了宋史方向研究生。1985年研究生毕业后,邓小南留在北京大学,从此开始了她的教学、研究生涯。她先是担任助教、讲师,1991年提升副教授,1997年提升教授,1998年担任博士生导师。她讲授过中国通史、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中国古代妇女史等课程,深受学生们的欢迎。“我个人的研究方向,大体上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宋代的政治史、制度史,包括当时的政治文化、政治群体和政治事件,以及官僚选任、考核、按察乃至文书处理机制。研究中国历史上的任何重要问题,即便看似与政治无关的经济、文化、环境、科技、性别、社会生活等等,一经深入展开,便摆脱不了与‘政治’的干系。这种弥漫式的政治影响力,至今也还存在,这让学人体会到政治史研究的意义所在。二是宋代的社会史,包括女性史、家族史、地方性士人网络等等。”
2
    邓小南勤奋敬业,一丝
    不苟,徜徉在学术的海洋
    里。她已出版多部专著,
    比如:《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朗润学史丛稿》、《宋代历史探求》;也曾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中国妇女史读本》、《政绩考察与信息渠道》、《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等。2006年至2014年,邓小南连续两届担任中国宋史学会会长职务。她多次到台湾、香港和美国、德国高校讲学。接受笔者采访时,她正担任着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还担任着国务院参事、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务。
    邓小南长于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和文官制度的研究,她说自己被聘为国务院参事可能有这方面的因素。国务院参事室是国家的高层智库,主要工作就是统战、咨询。邓小南曾多次给部级领导干部讲课,也有政治局常委参与她的课程。她提出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敦煌莫高窟保护与研究、草原文化带建设、书香中国与实体书店发展等方面的议案。受访前不久,她还邀请有“敦煌的女儿”美誉的原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来北京大学作专题报告,受到热烈欢迎。
    邓小南已过退休年龄,但依然忙碌。她几乎没有节假日,不是讲学,就是外出考察和出席各种学术活动。她说自己最重视的,是作为老师的责任。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家的发展,探索出一条能够真正培养面向世界、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道路,是她和同事们努力的目标。几年的大学生活,正是学生们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在传授给他们知识的同时,要培养他们的人文思想和家国情怀。“‘教’与‘育’是一个整体。青年学子从成长到长成,是一自然的过程,也是需要激活与引导的过程。我们还是要尽可能发挥个人能动性,使自己的教学意识和教学手段具有时代性,努力造就养育良好品格的环境。要以积极达观的人生态度、严谨深邃的学术风格浸染学生,和学生共同营建向上向善的氛围。学生们在燕园的几年,是他们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学养的积淀、人生的追求、品格的塑就,都离不开这关键的几年。他们选择了北大,我们有责任给他们创造最有利的成长机会,要对得起他们宝贵的青年时代——这应该是北大教师严肃的承诺。”“我从1970年代边疆农村茅草土坯校舍中的小学教师,到80年代站上北京大学的讲台,环境条件有巨大变化;不变的是:面对学生澄澈无邪而渴求真知的目光,时时感觉到自己的责任。和学生在一起,作为一名教师,是我毕生的幸事,也是对于自身能力素质的锻炼及挑战,这种经验使我感受工作的意义,享受人生的价值。”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