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日报》“给”了我今天的生活

    繁星如宝石般挂在苍穹,月色如水般温柔。寂夜,如此迷人,我却无暇欣赏,翻开《德州日报》细细品析每一篇文章,是我每天睡前的“必修课”。往事在心底涌动,我陷入沉思,不由感慨,是《德州日报》“给”了我今天的生活!
    2007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离开了执教8年的讲台,到陵县糜镇党政办从事文秘工作。要写好日常公文材料,必须了解国家政策和上级精神,于是,我渐渐养成了读报的习惯。7月下旬的一天,在《德州日报》上,我看到很多反映乡镇工作的稿子,便结合领导的工作汇报,试着写了一篇《糜镇三个亿元项目上马》,悄悄投到了报社要闻版的电子邮箱里。因当时思想有各种顾虑,没敢和领导汇报。没有想到,8月3日,《德州日报》在二版头条位置发了出来。就是这篇稿子,使我得到了镇领导的赞赏,还惊动了当时县委宣传部主管新闻宣传的于礼先副部长,他亲自到乡镇和我了解相关情况,并鼓励我继续努力。从此,我更加勤奋,在县委宣传部多位同志的帮助指导下,新闻写作能力提升很快,每月都能在《德州日报》发稿四五篇。
    正是因为发表稿件有了一点小小的成绩,2008年,我被调到县委宣传部新闻科工作,从此离开了乡镇,到县城上班,并与《德州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为做好工作,我认真研读每期报纸,细细品味每一篇自己认为写的好的稿子,从中找寻写作方法和技巧。要想多发稿,必须多写稿。为此,我给自己定下任务目标,每周必须要外出采访2天,要写2篇大稿子、2篇小稿子。同时,想办法多和报社的编辑、记者沟通联系,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做到有的放矢,也从中尝到了很多“甜头”。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断努力,我的新闻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每年都能在市级以上报纸、刊物上发稿200来篇。近几年,我采写的《陵县10万农民享“暖冬”》《陵县西葫价格13年无“熊市”》《陵县企业抢抓“震后商机”》《“一站式采购”引来30国客商》等新闻作品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陵县发展同城经济综述》《农田里走出“中华达人”》《陵县“用工荒”前不发慌》等多件作品荣获德州新闻奖一、二等奖,《400名企业职工住进公租房》荣获山东新闻奖三等奖。近年来,我连年被大众日报社、德州日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
    从一名普通读者,到一位优秀通讯员,我已把《德州日报》当作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心底里,我真的感激她,正是因为有了她,我才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正是因为有了她,我才有了今天的一切。在《德州日报》25周岁生日来临之际,我想说:“谢谢您,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
    与《德州日报》为伴,我受益,我快乐……
□王砚才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